易顺鼎 清代诗词
送南康王使君解官归里
送南康王使君解官归里
使君十载南康城,抚摩一郡如孩婴。我来匡山狎猿鹤,满耳闻颂神君声。作公部民差可喜,一廛稳受千崖里。劳公白衣常送酒,念我黄冠似归里。命驾每从千里外,卜居已过三年矣。去年武昌来,闻公亦初还。公还旧郡我还山,山中猿鹤皆欢颜。今年武昌来,闻公又将去。公还故乡我流寓,山中猿鹤皆悲绪。我今年才三十强,怀抱冰雪无春阳。每逢热官辄走避,见公岂意温中肠。公年八十好神采,健若龙马驰康庄。至人养和驭造化,外物冰炭谁能伤。乃知蓬蒿与松柏,相见未可论短长。八百纵难企彭祖,九十已足凌张苍。何况治郡有阴德,于公子孙行更昌。官閤沈沈语忘倦,白头回忆江南战。酒酣耳热说曾侯,幕府英英盛群彦。郭冲五事犹能记,阮孚三语初为掾。同时得路俱腾骧,钟鼎山林两无算。转饷曾推萧相功,饮醇自学曹参办。寥落东南一老守,头童齿豁看云久。方今吏道颇衰微,莫使贤人厌升斗。安得皆如元道州,一时布列神州九。解组谁明陶令心,埋轮更惜张纲手。我尚思攀车上辕,公言且酌杯中酒。函楼老子六十余,挂冠七载神丰腴。今年有意探匡庐,乘兴一访茅君居。华阳句曲公乡里,洞天福地非虚诬。烦公更作东道主,却写交游两世图。
作者简介: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作者的诗词
易顺鼎的诗词
洞仙歌 湖天望月
柳家井畔,感传书无路。雾阁荒唐吊龙女。便一枝、横竹吹入湖烟,平波上、惊起老鱼秋舞。
下界忒无聊,我劝银蟾,飞到人间最空处。身世玉壶中,诗意高寒,曾遍染、湘天风露。
都说道今宵月朦胧,偏照出离愁,者般清楚。
喜迁莺 露筋祠
灵旗风大。怅春阴换尽,都飞凉霭。鱼地铺冰,蟾天浸月,不照寻常眉黛。
小蚊已辞秋帐,成就芳名百代。泪休洒,自翠蛾无恙,青蝇安在。
香街。飘水佩。闻道花时,开遍祠门外。旧内钩斜,南朝脂井,应笑此湖清太。
红颜尽成庙食,命薄生前何害。柳丝待,待系船重到,绿云如海。
十拍子 雪月夜起望江涛,慨然有作
皓魄西生易没,长江东去难还。多少精灵来更往,总在寒云断苇边。
一灯红不然。
两岸沙明似昼,中流浪涌如山。谁把鱼龙千古雪,洗得英雄白骨寒。
月华都怕看。
扫花游 其一 吴门早春和文十叔问韵
听风听雨,向江上吴宫,又还听雪。早梅未折。怕因循过了,试灯时节。
软玉年华,似被昆刀暗切。澹黄月。唤花外笛声,吹起三叠。
人远芳讯绝。忆载酒横塘,那回鸳楫。画篷一叶。怅秋娘渡口,水寒筝咽。
应被春嗔,旧日心情顿别。艳悰歇。对天涯梦云休说。
雨中山行
连山塞鸿濛,万秀争一雨。杳冥阴阳中,青苍割吴楚。
长飙吹玄云,散此鸦外缕。村偏行人稀,草木接太古。
酣叶摇天声,怪石挟溪怒。百霆与千雷,暝斗林壑语。
喧笑杂蛙黾,跬步窘蛟虎。凄籁孤襟寒,湿路一线取。
佳游虽愉快,僮仆已劳苦。身穿云根幽,回首迷处所。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