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元代诗词
挽漕篇
挽漕篇
汤汤汶水波,西骛复东注。势虽汗漫来,止可流束楚。发源本清浅,才夏即沮洳。安能浮重载,通漕越齐鲁。有时汎商舶,潦涨藉秋雨。船官行有程,至此日艰阻。钜野到齐东,著浅凡几处。必资州县力,涩滞方可度。漫村赶丁夫,所在沸官府。先须刮流沙,推挽代篙橹。硬拖泥水行,奚异奡荡努。涉寒痹股腓,负重伤背膂。咫尺远千里,跬步百举武。兹焉幸得过,断流行复阻。又须集牛车,陆递入前浦。中间吏因缘,为弊不可数。蛮梢贪如狼,总压暴于虎。所经辄绎骚,不若被掠虏。盻盻入海口,未免风浪鼓。舟中一斛粟,百姓几辛苦。今复起堰坝,壅积百方禦。木石动万计,科配困氓伍。不思根源微,堤障深几许。转漕本便民,广储实国补。事功贵顺成,勉强终龃龉。海道事已然,又复有此举。惜将生民力,委弃若泥土。山东实重地,一静乃可抚。尝闻建隆间,有相曰赵普。凡百投利人,罢遣皆不取。以兹报国恩,后世比申甫。黄阁十馀年,清风一万古。
作者简介:
王恽,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裕宗皇太子真金和成宗皇帝铁木真三代的谏臣。
作者的诗词
王恽的诗词
双庙怀古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
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
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
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望月婆罗门引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博山一缕云蒸。好个*仙风骨,诗思苦凭陵。有间书遮眼,*枕松声。素无宦情。较得失、一毫轻。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春酒绿、何*频倾。
木兰花慢
淡中庭暝色,初遣奠,夜寒凄。对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客里京师。
比量旧年心事,笑蹉跎、书剑向来非。谁着朱衣白兰,春风三拜龙墀。
山妻稚子竟何为。温饱汝嘻嘻。怅故国丘山,苍烟乔木,卿月空辉。
葵心要须倾日,道等闲、休遣镜鸾知。自信苍颜如铁,不堪双鬓如丝。
大行皇帝挽词八首 其二
威破群雄胆,恩藏四海心。声明三五盛,垂拱九重深。
国论多儒断,天机入睿临。小臣剺面血,无路洒松林。
宿仙山朝元观题示
太行北走开四门,川原落落风烟屯。仙山西峙如虎踞,石岭东抱犹龙奔。
道林中蟠百馀亩,顾揖殿寝何雄尊。仙翁得仙事惝慌,碧霞洞主玄元孙。
百年朝元去不返,宝箓秘泄风雷燉。阴灵诃护石坛古,老雨留渍苍苔痕。
缅怀矫矫东瀛老,变化能大天溟鲲。谢公本是济时具,谁使卧老东山墩。
丰碑不愧蔡邕笔,再拜遗像俨以温。我来夏交树阴翳,万橘翠琐芬兰荪。
平生素有林壑癖,苦厌圜圚埃霾昏。每来福地爱潇爽,跬步乃与仙凡分。
山川景气得人胜,喜对羽客开清樽。夜深静卧月东出,林影布地翻瑶琨。
天风吹空万籁息,明星当上手可扪。恍然人境两奇绝,月露一洗清心魂。
世间尘土几千丈,有梦不到瑶台垠。人生几何胡不乐,例自局束驹服辕。
惜哉清景不可驻,一声啼鴂开林烟。明朝人事随日出,坐看蚁穴蜂衙喧。
当年紫禁烟花,相逢恨不知音早。 :出自《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邂逅淇南,岁寒独在,故人襟抱。 :出自《水龙吟·送焦和之赴西夏行省》
贾传自怜多感慨,东门何意泥孤虚。 :出自《送姬仲实隐士北还》
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 :出自《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