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宋代诗词
拜张魏公墓下
拜张魏公墓下
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汤汤。我公独何往?剑履在此堂。念昔中兴初,孽竖倒冠裳。公时首建义,自此扶三纲。精忠贯宸极,孤愤摩穹苍。元戎二十万,一旦先启行。西征奠梁益,南辕无江湘。士心既豫附,国威亦张皇。缟素哭新宫,哀声连万方。黠虏闻褫魄,经营久彷徨。玉帛骤往来,士马且伏藏。公谋适不用,拱手迁南荒。白首复来归,发短丹心长。拳拳冀感格,汲汲勤修攘。天命竟难谌,人事亦靡常。悠然谢台鼎,“骑龙白云乡”。坐令此空山,名与日月彰。千秋定军垒,岌嶪遥相望。贱子来岁阴,烈风振高岗。下马九顿首,抚膺泪淋浪。山颓今几年,志士日惨伤。中原尚腥膻,人类几豺狼!公还浩无期,嗣德炜有光。恭惟宋社稷,永永垂无疆。
作者简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作者的诗词
朱熹的诗词
过盖竹作二首 其一
二月春风特地寒,江楼独自倚栏干。个中讵有行藏意,且把前峰细数看。
次刘正之芙蓉韵三首 其三
微吟泽畔几扶筇,自笑摧颓一秃翁。羞见芙蓉好颜色,且凭诗律傲西风。
病中呈诸友
穷居值秋晦,抱疾独斋居。行稀草生径,一雨复旬馀。
交亲各所营,旷若音尘疏。始悟端居乐,复理北窗书。
读诵兴已阑,起坐方踌躇。绿树满空庭,策策凉飙初。
良时不复停,烦吝未云祛。还思对君子,日夕伫轩车。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 其五 西涧清净退庵
凌兢度三峡,窈窕复一原。绝壁拥苍翠,奔流逝潺湲。
闻昔避世人,寄此茅三间。壮节未云远,高风杳难攀。
深寻得遗墟,缚屋临清湾。坐睨寒木杪,飞泉閟云关。
兹游非昔游,累解身复闲。保此清净退,当歌不能谖。
菩萨蛮(回文)
晚红飞尽春寒浅。浅寒春尽飞红晚。尊酒绿阴繁。繁阴绿酒尊。
老仙诗句好。好句诗仙老。长恨送年芳。芳年送恨长。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出自《春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春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劝学诗》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出自《偶成》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出自《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出自《偶成》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 :出自《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出自《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出自《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