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代诗词
子厚先生哀辞
子厚先生哀辞
先生负材气,弱冠游穷边。麻衣揖钜公,决策期万全。谓言叛羌背,会可执而鞭。意趣小参差,万金莫留连。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羲农讫周孔,上下皆贯穿。造次循绳墨,儒行无少愆。师道久废阕,模范几无传。先生力振起,不绝尚聊绵。教人学虽博,要以礼为先。庶几百世后,复睹三王前。释老比尤炽,群伦将荡然。先生论性命,指示令知天。声光动京师,名卿争芦延。寘这石渠阁,岂徒修简编。丞相正自用,立有荣枯权。先生不可屈,去之归卧坚。孤嫠聚满室,糊口耕无田。欣欣茹藜藿,皆不思肥鲜。近应诏书起,寻取病告旋。旧庐不能到,丹旐风翩翩。人生会归尽,但问愚与贤。借令阳虎寿,讵足骄颜渊。况於朱紫贵,飘忽如云烟。岂若有清名,高出太白巅。门人俱絰带,雪涕会松阡。厚终信为美,继志仍须专。读经守旧学,勿为利禄迁。好礼效古人,勿为时俗牵。修内勿修外,执中勿执偏。当令洙泗风,郁郁满秦川。先生傥有知,无憾归重泉。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作者的诗词
司马光的诗词
同君倚过圣俞
王畿一古枢,簿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北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括。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
呼马小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哭尚颖
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
仲尼难语命,裨灶不知天。
弱女飘休许,遗文散莫传。
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紧。
过故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和张推官同年阴无绪偶成
澹泊轻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风烟寂寞几何限,尽入凭高一雨眸。
文太师挽歌三首
美化流民物,薰然遗爱多。
栾公当日社,邵父至今歌。
庭有三鱣集,门容驷马过。
欲知余庆在,公鼎格平和。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出自《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出自《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出自《客中初夏》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出自《客中初夏》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出自《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出自《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出自《送云卿知卫州》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