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宋代诗词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
白袍昔纷纷,相与会东堂。帝梧碧萧瑟,翔集皆鸾凤。伊余素空疏,滥吹翰黑场。不为群隽遗,出处聊簪裳。乐来凡六闰,转毂飞炎凉。同歌太学下,共醉金马旁。修竹压窗寒,夭桃倚户芳。金盘剖卢橘,玉壶分蔗浆。惊呼局上急,嘲笑杯间狂。神情一契会,形迹两俱忘。欢余叹宦薄,离合何能常。濡毫纪岁时,挥霍素壁光。去秋随相车,沿牒来东方。城中未遍辞,不疑逐南荒。奔波走郊外,取别何苍黄。举觞未及尽,亟归还束装。行行到官下,日积簿领忙。文书拥笔端,胥史森如墙。况当三伏深,沾汗万淋浪。细蝇绕眉睫,驱赫不可攘。涔涔头目昏,始觉冠带妨。诚知才智微,吏治非所长。惧贻知己羞,敢不益自强。因思瓯闽远,南走侵溟涨。炎蒸异中县,从古无雪霜。终翰会茅屋,监茗征行商。欢哗费口舌,解囊收毫芒。不疑性高介,此困安可当。山川几千里,问讯谁能将。冲卿居京邑,青云正腾骧。寓直紫台上,风露澄东厢。清夜不成寐,缓步聊彷徨。拂此壁上尘,远怀同舍郎。英辞欻感发,高义纷激昂。泠泠宫殿虚,疯咏何琅琅。手书成两通,貯之古锦囊。一往泉山南,一致汶水阳。坚重金璧体,光寒矛剑芒。乃知贤隽心,浅俗示易量。何尝用荣枯,遽尔分否藏。居然激衰薄,更使清风扬。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作者的诗词
司马光的诗词
同君倚过圣俞
王畿一古枢,簿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北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括。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
呼马小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哭尚颖
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
仲尼难语命,裨灶不知天。
弱女飘休许,遗文散莫传。
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紧。
过故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和张推官同年阴无绪偶成
澹泊轻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风烟寂寞几何限,尽入凭高一雨眸。
文太师挽歌三首
美化流民物,薰然遗爱多。
栾公当日社,邵父至今歌。
庭有三鱣集,门容驷马过。
欲知余庆在,公鼎格平和。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出自《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出自《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出自《客中初夏》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出自《客中初夏》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出自《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出自《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出自《送云卿知卫州》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