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 唐代诗词
赠康老人洽
赠康老人洽
酒泉布衣旧才子,少小知名帝城里。一篇飞入九重门,乐府喧喧闻至尊。宫中美人皆唱得,七贵因之尽相识。南邻北里日经过,处处淹留乐事多。不脱弊裘轻锦绮,长吟佳句掩笙歌。贤王贵主於我厚,骏马苍头如己有。暗将心事隔风尘,尽掷年光逐杯酒。青门几度见春归,折柳寻花送落晖。杜陵往往逢秋暮,望月临风攀古树。繁霜入鬓何足论,旧国连天不知处。尔来倏忽五十年,却忆当时思眇然。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陌头车马共营营,不解如君任此生。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作者的诗词
戴叔伦的诗词
留别道州李使君圻
泷路下丹徼,邮童挥画桡。山回千骑隐,云断两乡遥。
渔沪拥寒溜,畲田落远烧。维舟更相忆,惆怅坐空宵。
游少林寺
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
双树含秋色,孤峰起夕阴。屟廊行欲遍,回首一长吟。
暮春感怀
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园何处此登楼。落花飞絮成春梦,
剩水残山异昔游。歌扇多情明月在,舞衣无意彩云收。
东皇去后韶华尽,老圃寒香别有秋。
四十无闻懒慢身,放情丘壑任天真。悠悠往事杯中物,
赫赫时名扇外尘。短策看云松寺晚,疏帘听雨草堂春。
山花水鸟皆知己,百遍相过不厌贫。
泛舟
风软扁舟稳,行依绿水堤。孤尊秋露滑,短棹晚烟迷。
夜静月初上,江空天更低。飘飘信流去,误过子猷溪。
荔枝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中庭种荔枝。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出自《兰溪棹歌》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出自《题稚川山水》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出自《除夜宿石头驿》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出自《苏溪亭》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出自《客夜与故人偶集》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出自《客夜与故人偶集》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出自《客夜与故人偶集》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出自《题稚川山水》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出自《过三闾庙》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出自《除夜宿石头驿》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出自《兰溪棹歌》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