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征妇怨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张籍 唐代诗词 征妇怨

zhēng yuàn

jiǔ yuè xiōng shā biānjiānghàn jūn quán méiliáo shuǐ shàngwànrén shōu bái jiājiāchéng xià zhāo hún zàng rén tóngpín jiàn xīn shū zhàn chángzài qiè shēn suī cún zhòu zhú

译文

  在秋风萧瑟的凄寒九月,匈奴兵再次侵扰边塞,屠杀边地将领。汉军伤亡惨重,全部丧生在辽水边境。由于万里之外白骨无人收,所以家家只能都在城下招魂安葬他们。征妇曾经设想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即使贫贱却舒心。如今丈夫死在战场上,今后谁才是她的依靠?肚子里的遗孤生下来怎样哺育?虽然还活着但就像白天的蜡烛那样暗淡无光,生活毫无希望。

注释

殁(mò):覆没、被消灭。

招魂葬:民间为死于他乡的亲人举行的招魂仪式。用死者生前的衣冠代替死者入葬。

依倚:依赖、依靠。

同居:与丈夫、儿子共同生活在一起。

昼烛:白天的蜡烛,意为暗淡无光,没用处。

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作者的诗词

张籍的诗词

荡漾空沙际,虚明入远天。秋光照不极,鸟色去无边。
势引长云阔,波轻片雪连。汀洲杳难测,万古覆苍烟。

忆远曲

水上山沉沉,征途复绕林。途荒人行少,马迹犹可寻。
雪中独立树,海口失侣禽。离忧如长线,千里萦我心。

惜花

山中春已晚,处处见花稀。明日来应尽,林间宿不归。

咏陀罗山

凿开混沌露元气,散布森罗弥梵天。云外无时不閒在,楼居何处得超然。

舞曲歌辞。白纻歌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裁缝长短不能定,
自持刀尺向姑前。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著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张籍的名句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出自《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 :出自《成都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出自《春别曲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出自《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出自《征妇怨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出自《征妇怨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出自《征妇怨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出自《凉州词三首·其三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出自《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出自《秋思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出自《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出自《蓟北旅思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出自《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出自《蓟北旅思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出自《蓟北旅思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出自《没蕃故人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出自《没蕃故人

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 :出自《没蕃故人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出自《野老歌

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 :出自《成都曲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出自《没蕃故人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出自《送远曲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出自《野老歌

创作背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2321.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