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孔平仲 宋代诗词 和经父寄张缋二首

jīngzhāng huìèr shǒu

jiězòng xiāo chī zhuó fèng huáng tiān xīn nánxiángdàn zhīzhǎn píng jiàn wéicuī chētài hángzhě zhēyāo yóu xià liè shī zhī chuí chì nán xiáng chángchén āi tónglǎo xiāo yáo wài xiāng bàn tōngguān zhí wànrén cái juànjīnglúnwèi kāi luán fèng tuō cháo suī zhǐ shén xiān dìng péng lái dàn cún shì kuí xīn zài xué jīng shān lèi āi wànduān níngyǒudìng sāiwēng shī shàng guī lái

译文

放任纵容恶鸟鸱枭去啄伤高贵的凤凰,天心竟然想这样做叫人难以审察端详。

凭仗斩马孤剑想把奸佞之徒一扫而光,岂肯因太行艰险能摧车轮而回避不前!

得势小人尽管折腰权贵也不过是小官,你虽暂时失势垂下羽翼终能展翅高翔。

倒不如永远地辞别这污浊的仕途,我们一同逍遥物外一起终老他方。

官职半通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有满腹经纶卷蓄着未能展开。

鸾凤托巢只是暂时栖身枳棘,神仙谪降毕竟已落籍于蓬莱。

像漆室女倚柱而歌忠心耿耿 ,莫学卞和哭在荆山涕泪哀哀。

世事本来倚伏万变岂能有定 ,塞翁失马祸福相倚还能归来。

注释

经父:作者大哥孔文仲(公元1038-1088年),字经父,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进士。曾任台州推官。神宗熙宁初,以范镇荐应制举,对策力言王安石新法不便,罢归故官。张缋(huì):人不详,一本作“张绩”,文仲兄弟友人,生平事迹不详,是一位才识兼美之士。文仲曾屡寄之以诗。

解纵句:引申《庄子·秋水》“鸱得腐鼠”而“吓”“鹓雏”之意,以“枭鸱”得“解纵”、“凤凰”被剥“啄”比喻小人逞凶、君子遭害。鸱(chī):猫头鹰的一种。

得者句:那些得意之徒卑躬屈膝,仍然官职低微。折腰,弯腰。下列:犹下僚。

长揖尘埃:告别尘世。长揖,一种行礼。

逍遥:自由自在地往来。物外:尘世之外。

半通句:是说张缋虽然官职低微,但才学出众。半通:犹半印。汉制,丞相、列侯至令丞,都用正方形的大印,小官如管仓库、园林的,却只能是大官印的一半大,成长方形。

经纶:指经纶天下的学问。

枳(zhǐ)棘:枳木与棘木,其多刺,故称恶木。此比喻艰难险恶的环境。

定籍:确定名册。蓬莱:本东海中神山名。

漆室葵心:忧国忧民的一片诚心。漆室:指关心国事。葵心:葵花向日而倾故用以喻向往、忠诚之心。

荆山玉泪:此用以喻怀才不遇。

参考资料:

1、陈衍选编,宋诗精华录全译 (下) (修订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第550页

2、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4卷[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1.01.第2439-2440页 5.

作者简介:

孔平仲 北宋诗人。字义甫,一作毅父。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生卒年不详。治平二年(1065)举进士,曾任秘书丞、集贤校理,又提点江浙铸钱、京西刑狱。

作者的诗词

孔平仲的诗词

发虹县

驱马汴河西,从此游帝乡。瞻言驿堠短,喜及春日长。

碧瓦映茅茨,人烟密相望。刍茭足供马,亦有酒可尝。

旁观波澜起,万柁攒舟航。一跌性命已,岂惟肌骨伤。

不如榆柳堤,中路稳腾骧。去家渐及旬,犹走淮楚疆。

却视故山隐,忽在天一方。东轩复难到,兰芷媚幽香。

驰光不可留,游女已采桑。

梦锡遗蔗

忆昔游五岭,甘蔗弥野阔。一来琅琊城,此味久所阙。

商人自东南,驾海连天筏。所致虽不多,爱养尚如活。

傍求未得之,分遗意特达。中凝甘露浆,外削紫玉屑。

渐欣入佳境,仍喜对高节。应知方著书,持此解消渴。

夜坐舟中偶成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遥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万里江山极望中。

遁迹未能离草莽,机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难为语,负剑长吁气满空。

扬子道中寄陈君佐 其一

别我如不忍,念君方索居。萧然对松竹,独自理图书。

击钵诗无敌,连环辩有馀。骅骝志万里,那久困盐车。

寄孙元忠

小臣鲁钝无所能,况乃疏顽临事拙。今幸乐国养微躯,主恩前后三持节。

未有涓埃答圣朝,却教江汉客魂销。云白山青千万里,便应黄发老渔樵。

孔平仲的名句

创作背景

  这组诗是作者和兄长孔文仲寄张缋所作,文仲原诗已佚,孔平仲集中存有三首同题的和作。这组诗应作于神宗熙宁间(公元1068—1077年)。

参考资料:

1、陈衍选编,宋诗精华录全译 (下) (修订版),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3,第550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2879.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