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湘月·五湖旧约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姜夔 宋代诗词 湘月·五湖旧约

xiāng yuè ··jiù yuē

chángyáng shēng bǎidiǎn chángshāzhàobīn xiāng jiāng chuāng jiānsuǒ jiànyàngōng guō huà yōu shìbǐng yuè wàng shēng bǎiyuēzhào jǐngjǐngwàng xiāo shí gōng zhōu xiāng fàng zhōngliú shān shuǐ kōnghán yān yuè jiāo yìng rán wéiqiū zuò jiē xiǎo guānshū huò dànqín huò hào huò zhuó huò yuán sōu niàn jiāo zhī zhǐ shēng shuāng tiáozhōngchuī zhī zhǐ wèi zhī guòqiāng jiàncháo jiù fán néngchuī zhú zhě 便biànnéngguòqiāng jiù yuēwèn jīngnián shì chángqīng jǐngmíng 西shān jiànhuàn yóu chéngxīngjuàn wǎng shōu guī qín shí yuè shàngtīng zhōu lěng zhōngliú róng huà ráodiǎn qīng jìng shéijiěhuàn xiāng líng yān huán bìn āi xián 鸿hóng zhèn zhǔ tán xuán tàn zuò duō shǎofēng liú míng shèngàn liǔ xiāo xiāo fēi xīng rǎn rǎn jiǔ zhīqiū xìnyīnghǎojiù jiāshì shéishěng

译文

长溪人杨声伯任职于长沙,主管水上的船舶,居住在濒临湘江的地方,从窗户上望去,景色如同燕公、郭熙的山水画一般,起居十分幽雅自在。丙午七月十六日,杨声伯约我和赵景鲁、景望、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几人,乘大船同游湘江,行至江心,但见山野空阔,江水清寒,烟雾月色交相辉映,一派萧瑟的秋光。船中坐客都头戴小帽、身着布衣,有的弹琴,有的高歌,有的饮酒,有的提笔写诗。我创作这首曲子,乃是《念奴娇》的鬲指声,改为双调吹奏。鬲指声也叫“过腔”,见于晁无咎词集。凡是能吹奏竹笛的人,就能过腔。

曾在太湖相约,问这一年发生了何事?使我未能如愿,长久辜负了这清美的景色。太阳落入西山,渐渐听见有人呼唤我,大家悠闲自在地坐在船上。劳累的渔民大都收网回家了,水鸟按时归巢。月光下的沙洲一派幽静。待船行至中流,更加从容舒缓,人们停止摇桨,水面澄清如镜。

谁能唤起湘水女神,摇曳着如烟似雾的长发,拨弄着琴弦,弹奏出幽怨的琴曲。同游坐客高谈阔论,感叹在座之人,都是风流雅士。风吹柳枝发出萧萧之声,夜空中星星缓慢坠落,夜深才知道现已经是秋天了。想起家乡的美味,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会去了解。

注释

湘月:词牌名,姜夔自注:“予度此曲,即《念奴娇》之鬲指声也,于双调中吹之。”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长溪:古县名,在今浙江霞浦县南。杨声伯:长溪人,姜夔好友,生平不详。典长沙楫棹:任主管长沙水上船舶的官职。

湘江:水名。源出广西省,流入湖南省,为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燕公:宋代姓燕的名画家有燕文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精于山水,见刘道醇《宋朝名画录》。又有燕肃,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工山水寒林,《宋史》、《图绘宝鉴》均有传。郭熙:五代北宋间人,善山水寒林,见《宣和画谱》。

丙午: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既望:农历十六日。

赵景鲁、景望:被约的同游人。萧和父、裕父、时父、恭父:均为萧德藻的子侄,姜夔妻子的兄弟辈。

綀(shū)服:粗布衣。綀,粗麻织成的布。

鬲指:即隔指,古音乐术语,谓萧管或笛子声间隔一孔。

晁无咎:即晁补之,无咎是他的字。

五湖:此指江苏太湖。

底事:何事。

暝入西山:谓暮色进入西山。暝,日落。

夷犹:从容自在。

时度:按时。

容与:悠然自得貌

画桡(ráo):有画饰的船桨。清镜:指清澈的水面如镜子一般。

湘灵:湘水女神,即舜帝的妃子娥皇和女英,传说其善于鼓瑟。屈原《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

烟鬟(huán)雾鬓(bìn):形容鬓发美丽。

“理哀”句:指弹奏琴瑟,发出飞鸿的鸣声。鸿阵,指鸿雁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玉麈(zhǔ)谈玄:东晋士大夫常执玉麈高谈玄理。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晋大臣王衍‘妙于谈玄,恒接白玉麈尾,与手都无分别。’”这里用以形容同游坐客有名士风度。

萧萧:象声词,形容风声。

冉冉:形容天宇群星缓缓降落。

“鲈鱼”二句:意谓家乡的风味定然很好,往日的赏心乐事谁人了解。《世说新语·识鉴》载,晋人张翰在洛阳任职,一日“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遂命驾便归。”

参考资料:

1、刘乃吕.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1:12-14

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作者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三高祠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浣溪沙 其二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清波引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玉梅令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姜夔的名句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自《暗香·旧时月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出自《姑苏怀古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出自《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出自《钓雪亭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出自《钓雪亭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出自《庆宫春·双桨莼波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出自《暗香疏影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出自《暗香疏影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创作背景

  根据此词词序,此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七月十六日,姜夔好友杨声伯任职于长沙,邀请其与其他文人雅士前往湘江泛舟游玩。游玩十分尽兴,姜夔雅兴大发,乃自度“湘月”词牌,写成此词。

参考资料:

1、刘乃吕.姜夔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1:12-14

2、唐圭璋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766-1768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05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