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注释_解释
译文
我放船于万里黄河,当年多么可笑,这道流水不知何以竟被看成是划分南北的界线!不用说,我平生做梦也没有梦到过这里,如今却真的来游历了。沿着官河摇曳着几株老柳,萧索的古道映照着一片残阳。风停了,可是波涛依旧汹涌不息。岸上的村民看见我们,该会惊讶地问:哪来的这些狂放客人,竟兴高采烈在河上泛舟呢!
萧萧的落叶迎面飞来,河水卷着黄沙一起向远方流去,渐渐地远近再也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踪影。衰败的野草一片凄迷,在秋气里绿得更深了,只有一只闲鸥企立在那里。高高的浊浪仿佛挟着天空一起浮动,蜿蜒的山岭好像招呼着云朵奔腾而去。入夜之后,璀璨的银河横亘天际。我们叩击着船舱引吭高歌。一曲方终,月亮升起来了,那样孤单凄白。
注释
壶中天:词牌名,即“念奴娇”,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双调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韵。
沈尧道:名钦,字尧道,号秋江。曾子敬:名遇,字子敬,又字心传。沈、曾二人都是作者的朋友。
舲(líng):有窗的小船。
底事:何事,为什么,犹“为甚”。
须信:须知。
官河:官府组织开凿的人工河。
野人:借指河边的土著居民。
槎(chá)”,筏也,即木排竹排。
萧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水流沙共远:河水挟裹着黄沙流向远方。
都无行迹:完全没有人迹。
银浦:银汉,即天河也。
扣舷歌:一边歌咏,一边叩击船帮以为节拍。断:歇,终了。
参考资料:
1、俞平伯.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79-281
2、钟振振.唐宋词举要.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14-315
作者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作者的诗词
临江仙 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
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问何如。
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渔歌子
□□□□□求鱼。钓不得鱼还自如。尘事远,世人疏。何须更写绝交书。
声声慢
秋高,光景奇绝,与姜白石垂虹夜游,同一清致也。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清平乐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满江红(己酉春日)
老子今年,多准备、吟笺赋笔。还自喜、锦囊添富,顿非畴昔。书册琴棋清队仗,云山水竹闲踪迹。任醉筇、游屐过平生,千年客。
回首梦,东隅失。乘兴去,桑榆得。且怡然一笑,探梅消息。天下神仙何处有,神仙只向人间觅。折梅花、横挂酒壶归,白鸥识。
张炎的名句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出自《解连环·孤雁》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出自《解连环·孤雁》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 :出自《清平乐·平原放马》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出自《疏影·咏荷叶》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出自《疏影·梅影》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出自《疏影·咏荷叶》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出自《疏影·梅影》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出自《解连环·孤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出自《疏影·咏荷叶》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出自《疏影·咏荷叶》
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出自《解连环·孤雁》
创作背景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二十七年(1290),缮写金字《藏经》,凡糜金二千二百四十四两。”其时元世祖广征江南擅书者。张炎与沈尧道、曾子敬结伴赴元都写经。此词即作于此次北行途中。
参考资料:
1、钟振振.唐宋词举要.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14-315
2、吴熊和.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749-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