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逍遥堂会宿二首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苏辙 宋代诗词 逍遥堂会宿二首

xiāo yáo táng huì宿èr shǒu

shí 宿xiāo yáo táng zhuīgǎn qián yuēwéièr xiǎo shī zhī xiāo yáo táng hòu qiān xún chángsòng zhōngxiāo fēng shēng duì chuáng xún jiù yuēzhīpiāozài péngchéng qiū lái dōng liángshuǐ shān gōng zuì kùn běi chuāng fēng chuī sōng zhú

译文

逍遥堂后千丈高的幽森古木,半夜里远方送来萧萧的风雨声。

误以为实现了对床共听夜雨的盟约而高兴,暂时忘怀了眼前不过是漂泊在彭城。

秋天官舍里夜凉似水,我离去后你将像山公烂醉如泥。

困卧在北窗喊也喊不醒,只听得窗外风吹松竹寒雨凄凄。

注释

“夜雨”句:此句见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

余杭:此指杭州。

胶西:今山东胶县,宋代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此指密州。

淮阳:即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济南:即齐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南。

澶:澶州,今河南濮阳。濮:濮州,今山东鄄城北。

千寻:原本作“千章”,据别本改。一寻为八尺,千寻形容树木高大。

中宵:夜晚。

对床:两人对床而卧。

彭城:即今江苏徐州。

东阁:一作“官阁”。

客去:一作“别后”。客,作者自指。山公醉似泥:化用山简事,《晋书·山简传》载,山简为襄阳太守时,“每出嬉游,多之(习家)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山公,指苏轼。

北窗:一作“纸窗”。

凄凄:寒冷貌。

参考资料:

1、曾枣庄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82-484

2、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30-232

3、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185-187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作者的诗词

苏辙的诗词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荻浦

离披寒露下,萧索微风触。

摧折有余青,従横未须束。

次韵李豸秀才来别子瞻仍谢惠马二首

小床卧客笑元龙,弹铗无舆下舍中。

五马不辞分后乘,轻裘初许敝诸公。

随人射虎气终在,徒步白头心颇同。

遥想据鞍横槊处,新诗一一建安风。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李邦直出巡青州余不久将赴南都比归不及见矣

东道初来托故人,南楼频上泗河漘。

江山尚有留人意,樽俎宁当厌客贫。

顾我及秋行不久,问君触热去何因。

西归凉冷霜风后,浊酒清诗谁与亲。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三首

积因得果通三世,临老长闲自一时。

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南迁北返吾何病,片瓦尺椽天与期。

自断此生今已矣,世间何物更如斯。

苏辙的名句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出自《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 :出自《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出自《怀渑池寄子瞻兄

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出自《黄州快哉亭记

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出自《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 :出自《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草木行列,烟消日出。 :出自《黄州快哉亭记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

1、曾枣庄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482-48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40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