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魏城逢故人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2

罗隐 唐代诗词 魏城逢故人

wèi chéng féng rén

nián liǎng jǐn chéng yóu qián zhí dōng fēng hòu zhí qiū fāng cǎo yǒuqíng jiē ài hǎoyún chǔzhē lóu shān jiāngbiéhèn xīn duàn shuǐ dài shēng mèng liú jīn yīn jūn shì huí shǒu dàn yān qiáo mián zhōu

译文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注释

绵谷:地名,今四川广元县。蔡氏昆仲: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

两度:两次。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城,一作“江”。

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东风: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指代春天。

芳草:香草。碍马:碍住马蹄。

别恨:离别之愁。

离声:别离的声音。

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

淡烟:淡淡的烟雾。淡,一作“古”。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乔,一作“高”。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7-159

2、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5-206

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作者的诗词

罗隐的诗词

江南

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
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桃花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
半里红欹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
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梅花

吴王醉处十馀里,照野拂衣今正繁。经雨不随山鸟散,
倚风疑共路人言。愁怜粉艳飘歌席,静爱寒香扑酒樽。
欲寄所思无好信,为人惆怅又黄昏。

杏花

暖气潜催次第春,梅花已谢杏花新。
半开半落闲园里,何异荣枯世上人。

牡丹花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罗隐的名句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出自《西施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出自《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出自《七夕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出自《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出自《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出自《七夕

创作背景

  诗人在游览了成都风景名胜锦江之后,向成都东北行至绵谷(今四川广元县)时援笔吟成此诗,寄给当时与自己共游锦江认识的友人蔡氏兄弟。

参考资料:

1、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7-159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439.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