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朱彝尊 清代诗词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yuān yāng zhào··bǎi shǒu xuǎn èr

lián xiǎo qián liǔ suī duō ài chuán liǎng àn xīn miáo cái guòyáng gōu shuǐ xiǎng tián shàngjiū míng kāi héngtáng yóu dàng chuán huí táo huā hòu cán zhú sǔn chōu shí yàn便biànlái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作者的诗词

朱彝尊的诗词

谒张曲江祠

峻坂盘神树,阴崖凿鬼工。芳尘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关门险,谁开造化功。经过遗像肃,千载岭云东。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二

青粉墙低望里遥,红泥亭子柳千条。

郎船但逐东流水,西丽桥来北丽桥。

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

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

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洞仙歌 吴江晓发

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一霎通波拨柔橹。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离根绽点点牵牛花吐。

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几处残灯在窗户。随分且奇眠,枕上吴歌,声未了梦轻重作。

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

鸳鸯湖棹歌 之一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朱彝尊的名句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出自《忆少年·飞花时节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出自《长亭怨慢·雁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出自《出居庸关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出自《出居庸关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出自《长亭怨慢·雁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创作背景

  《鸳鸯湖棹歌》组诗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仿民歌以写嘉兴风物之美。所选第一首描绘穆湖一带的美丽风光。(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郊区)龚佳育幕府,创作《鸳鸯湖棹歌》百首,诗精妙摹写出盛春时节的乡村风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景象生动而富美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513.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