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送应氏二首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曹植 两汉诗词 送应氏二首

sòng yīngshìèr shǒu

dēng běi máng bǎn yáo wàng luò yáng shān luò yáng gōng shì jìnshāo fén yuán qiáng jiē dùnjīng shàngcāntiān jiànjiù lǎo dàn xīn shǎonián hángjìng huāng chóu tián yóu jiǔ guī shíqiān zhōngxiāo tiáo qiān rén yān niàn píng cháng jiénéngyán èr qīng shí nánjiā huìcháng tiān zhōng rén mìng ruòzhāoshuāng yuàn zhǎn 嬿yàn wǎn yǒu zhī shuò fāng qīnbìngsòng zhì jiǔ yáng zhōngkuì báobīn yǐnjìnshāng ài zhì wàng shēn kuì zhōngcháng shān chuān qiěyuǎn biéhuìchángyuàn wéiniǎo shī gāo xiáng

其一译文

一步步登上北邙山山坡,远远望见洛阳四周群山。

洛阳城显得多么的寂寞,昔日的宫室全都被烧焚。

随处可见的是残垣断壁,荆棘高高仿佛上与天齐。

再也寻不见旧时的老人,看到的尽是些小伙少年。

踏足地面觅不出条路径,荒芜了的土地谁来耕田!

游子已经多年没有归来,再也认不得交错的陌阡。

原野是何等的萧条,千里地见不到人烟。

想起平日一道生活的人,伤心哽咽竟无片语只言。

其二译文

太平的盛世百年难见,欢乐的聚会不可常逢

天地之悠悠无穷无尽,人生之寿命短如晨霜

愿我的好友诸事顺利,平安抵达邺城的北方

亲密的友人聚首相送,设宴饯行在名都洛阳

难道是酒宴不够丰盛?是宾客觥酬不够欢畅

情谊越深则离别越苦,怎能不使我心愧难当?

此去的山川既阻且长,离别时匆匆会面更难

我多希望化成比翼鸟,与你们展翅一同飞翔

其一注释

①北邙:山名,在洛阳东北。阪(bǎn),同“坂”,山坡。

②宫室句: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董卓挟汉献帝迁都长安,把洛阳的宗庙宫室全部焚毁。

③顿:塌坏。擗(pǐ“匹”音):分裂。

④参天,上高至天。荆棘参天,形容十分荒凉。

⑤耆(qí):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犹言德高之老年人。

⑥畴:田亩。田:动词,耕种。

⑦念我句:这句是代久不归的游子(即应氏)设词,应氏曾居家于洛阳。平常居,一作“平生亲”。

其二注释

 清时:太平之时,黄河变清,叫清时。

嘉会:欢会。

终极:穷尽。

嬿婉:欢乐。

我友:指应氏。之:去,往。朔方:北方,指邺之冀州。

亲昵:朋友。河阳:孟津渡,在河南省孟县南。

中馈:酒食。这句说:难道是预备的酒食不够吗?是因为在此离别之际,饮一千杯酒都还觉得不够罢了。

爱至句:犹言朋友之间情谊越深,离别时的悲苦就越深。

别促句:离别的时间过得很快,再见面却遥遥无期。

翮(hé):鸟翎的茎,代指鸟的翅膀。施翮:展翅。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作者的诗词

曹植的诗词

吹云赞

天地变化,是生神物。吹云吐润,浮气蓊郁。

艳歌行

长者赐颜色。

泰山可动移。

远游篇

夜光明珠。

下隐金沙。

采之谁遗。

汉女湘娥。

飞龙篇

芝盖翩翩。

飞龙篇

南经丹穴。

积阳所生。

煎石流铄。

品物无形。

曹植的名句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自《七步诗

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 :出自《赠白马王彪·并序

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 :出自《铜雀台赋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出自《白马篇

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出自《美女篇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植时年二十岁。应氏指应瑒、应璩兄弟,二人并为曹植的好友。曹植作此诗时离董卓作乱已历二十余年,因为不断的军阀混战,。昔日繁华的京都已经残破不堪,面对荒凉萧条景色,又想到马上要与友人各奔一方。于是他写下了《送应氏二首》。

参考资料:

1、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280-28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60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