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石鼓歌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苏轼 宋代诗词 石鼓歌

shí

dōng shí èr yuè suì xīn chǒu chū cóng zhèng jiànsǒu jiù wén shíjīn jiànzhī wén jiāo shézǒu guānchū zhǐ huà jiē qián zài kǒu hán gōng hǎoshēng chí jīn kuàng yòu bǎi nián hòu qiángxún piān pángtuī diǎn huà shí èr jiǔ chēgōng tóngwéi wěi guàn zhī liǔ zòng héngyóu shídǐng zhòng xīng cuò jǐnmíng dǒubàn yǐn bān zhī jiéyóu néngbiàn gēn zhǒu juān juān quē yuè yǐn yún zhuózhuójiā xiù láng yǒu piāoliú bǎi zhàn ǒu rán cún qiān zǎishéiyǒu shàngzhuīxuān jiéxiāngwéi nuò xià bīng tóngkòu zhōu xuān 鸿hóng yàn dāngshí zhòu shǐ biàn dǒu yàn luàn rén fāng shèng xián zhōngxīngtiān wéishēng gǒu dōng zhēng kànxiāo běi quǎn róng suí zhǐ sǒu xiàng gòng láng 鹿fāng zhàolián piān guī yǒu suìyīn jiāngshuài wéikǎo fán mēngsǒu rén zuòsòng sōng gāo wànwén gǒu lǒu xūn láo zhì jīnwén wèi yuǎn yóu zhōng hòu xún nián suì jiǎ yǒuwén shéimǒu cóng zhōu shuāigēngguó jìng 使shǐ qín rén yǒujiǔ yǒusǎosàoshī shū sòng tóu dòu chén biān niǔdāngnián rén zuǒ lóng shàngcài gōng qiān huáng gǒu dēng shān shísòng gōng liè hòu zhě qián ǒu jiē yún huáng xún guó pēng miè qiángbàojiù qián shǒu liù jīngwěihuī chén dāngsuí pǒuchuánwén jiǔ dǐng lún shàng使shǐ wànchén shuǐ bàojūn zòng qióng rén shén qín gòu shì shí shíchǔnǎi tiān gōng língguǐ shǒu xīngwángbǎi biàn xián guì zhāomíng xiǔ zuò tàn rén shēng ān 寿shòu

译文

嘉祐六年寒冬的十二月,我刚上任便去孔庙拜鲁叟。

旧时听说的石鼓今天见到了,鼓文雄奇有力如蛟似蛇走。

细看石鼓文字模糊好象指画肚,想读出声来又是那么难上口。

好古的韩退之慨叹自己生得迟,何况我又在韩公百年后。

强去寻找石鼓文的偏旁推敲点画,只认得一二还剩下八九。

终于认出了“我车既攻马亦同”,又辨认出“其鱼维鱿贯之柳”。

好象在纵横成堆的古玩器中识得古鼎,又象那错落的众星辰中辨出了北斗。

多半模糊得象疮痕和手掌老茧,形体不全尚能辨认出足跟与臂肘。

那么象娟娟的月牙隐入云雾,又真象好苗秃秃埋进深草里。

石鼓四处漂流历经百战还偶然幸存,不知它独立千载与谁作朋友。

上可与轩辕、颉帝古文奇字抗礼,下可把李冰阳和李斯的小篆哺育。

追忆昔日的鸿雁是歌周宣王名篇,当年太史籀用大篆来改变古文蝌蚪。

人心厌恶厉王、夷王之乱思圣贤,周室中兴天生了辅佐周王众耆耆。

他们东征徐虏象勇猛的强虎咆哮,北伐降伏犬戎多象轻易地驱使走狗。

周穆王征战犬戎得四狼四鹿而归,连连赐方叔、召虎以玉器斗酒。

每因军中击响犬小鼓而思将帅功绩,岂能敲击军鼓而烦劳瞎眼的礞瞍。

何人曾作《崧高》歌颂周王功业,写此文的作者名声应如衡山岣嵝。

勋功极大而又不矜夸居功占为已有,手下的文臣武将又那么的老实忠厚。

周王留下的石鼓文寻不到年岁甲乙,那里还有名字记载着谁或某。

自从周王衰退更叠七国相继灭亡,竟然使一统的泰国积有九有之师。

秦朝扫除诗书崇尚暴虐的法律。放弃了祭祀祖先的器具用上鞭枉。

当年是何人辅佐暴君秦始皇帝?上蔡公子李斯牵着害民的黄狗。

登山刻石想记下自己功勋著烈,真个是后无继人前也不能成偶。

都说秦皇巡视被他占领的四个国家,烹灭了强暴说是他解救了黔首。

连《六经》也化作了灰尘,真担心石鼓文也在当年遭到击剖。

传说九鼎之一沉沦在泗水河里,想让万民沉入水底去摸取。

暴君即使用尽了众多的人力,神物也不会染上秦国的污垢。

当时真不知石鼓到何处去避厄运,无奈何天工令神鬼把石鼓把守。

人世兴亡多变而石鼓依然自闲,那些大富大贵们不朽也只有一朝。

细细思量万物事理而坐着叹息,人生怎么才能与石鼓那样长寿?

注释

石鼓:战国时的秦刻石(一说为周宣王时制),唐代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发现,共有十个,每个石鼓上刻着一篇有韵的文章,这就是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其内容记述出塞丞塑壁三亘随猎等情状,是用大篆体写成的。

辛丑:指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

鲁叟(sǒu):指孔子。

郁律:屈曲的样子。

画肚:据说唐代书法家虞世南学书法时,常用手指在腹上划写。

韩公:唐韩愈。

“强寻”二句:勉强辨认偏旁,推断其笔画,也只能辨认出其十分之一、二,其它大部分推断不出来。

名斗:辨认出北斗。

瘢(bān):疮伤好了之后皮肤留下的斑。胼(pián):即“趼子”,手掌或脚掌上因劳动或走路等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跟肘(zhǒu):脚跟和手肘。

娟娟:姣好的样子。

濯濯(zhuó):形容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此处指遍地是莠草而没有禾苗,秀:挺拔,突出。稂莠(lángyǒu),莠草。稂,古书上指狼尾草。

百战:众多的战乱。

“上追”二句:轩颉(jié),轩辕(即黄帝)、仓颉。相传仓颉是中国汉文字的始创者,观鸟迹而创文字。唯诺,互相应答之声。此句指石鼓文字与上古苍颉创造的文字同声相求。揖(yī),揖让。冰斯,李阳冰与李斯。李阳冰,唐代书法家,擅长篆书。李斯,秦始皇时丞相,曾取籀文(大篆)简省笔画,作小篆,彀(gòu)毂(gǔ),彀,待哺食的雏鸟;毂,哺乳。此句谓篆文与石鼓文字一脉相承。

周宣:周宣王。鸿雁:《诗经·小雅》篇名,旧注说《鸿雁》一篇是歌颂周宣王使离散的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政绩的。

籀(zhòu)史:指周宣王时的史籀,史籀作大篆,俗称蝌蚪文。

生耆耈(qígǒu):使老年人得以安生。

徐虏(lǔ):指春秋时东方的诸侯小国徐国。阚(kàn):虎怒吼的声音。航虎:虎。《诗经·大雅·常武》:“进厥虎臣,阚如航虎。”

犬戎(róng):春秋时西北方少数民族。随指嗾(sǒu):使其服贴,听从指挥。

象胥:周代官名,执掌各方少数民族。杂沓(tà):指各方来进贡的少数民族纷纷而至。

方召:方叔、召虎,周宣王时大臣,曾先后出征,建立战功,为宣王所赏识。圭(guī):玉制手版。卣(yǒu):铜制酒器。《诗经·大雅·江汉》:“王命召虎,来旬来宣。······厘尔圭瓒,柜鬯一卣。”联翩(piān):连续不断,前后相接。

鼓鼙(pí):擂动战鼓。《礼记·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考击:敲击,指敲打乐器。蒙叟:指盲人乐师。

崧(sōng)高:《诗经·大雅》篇名,旧注说是尹吉甫所作,颂扬周宣王功高如崧(嵩)山。

斯文:指石鼓文。齐:等同。岣嵝(gǒulǒu):衡山的主峰,在今湖南省衡山市西,相传大禹在此得到金简玉书。

至大:极大。矜(jīn)伐:夸矜,骄傲。

文武:指周文王、周武王。未远:指周宣王距离周文王、武王时代不远。

周衰:周王室衰落。更:变更。七国:指战国时燕、赵、韩、魏、齐、楚、秦七国。

九有:九州。有,通“域”,此指秦国统一天下。

埽(sào)除诗书:指秦始皇焚烧天下之书事。诵法律:指实行严酷的法律统治。

俎(zǔ)豆:古代祭祀用的器具。陈鞭木丑:陈列刑具。杻,手铐。后句指秦朝抛弃礼仪文治,而施用严刑处罚。

祖龙:指秦始皇赢政。

上蔡公子:指李斯。李斯为楚国上蔡人,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秦二世时被腰斩于咸阳之市。临刑时,回头对儿子说:“我想与你一起牵着黄狗,出上蔡城门狩猎,能办得到吗?”(见《史记·李斯列传》)。

登山刻石: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不断巡行各地,到处刻石勒铭,夸示其功绩。

四国:秦始皇登上邹峄、琅琊、之罘、碣石诸山,此四处地方春秋战国时分属邹、齐、鲁、燕四国。

黔(qián)首:指老百姓。秦始皇登之罘山刻石,辞中有“烹灭强暴,振救黔首”之句。

六经:指《诗》、《书》、《易》、《礼》、《春秋》、《乐》。《乐》经今已佚。委灰尘:指被秦始皇焚毁。

击掊(pǒu):击破。

九鼎:相传大禹所铸,象征九州之地,历代相传,奉为传家宝,后沉于泗水。《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下文“神物”也指九鼎。

污秦垢:染上秦国的污垢。

无乃:莫非。天工:造化的功能。

物理:事物之道理。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14-319

2、王水照 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19

3、孙凡礼 刘尚荣.苏轼诗词选:中华书局,2005:9-12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作者的诗词

苏轼的诗词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

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犍为王氏书楼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

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戛岩花春。

借问主人今何在,被甲远戍长苦辛。

先登搏战事斩级,区区何者为三坟。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

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空白云。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又答毡帐

卧病经旬减带围,清樽忘却故人期。

莫嫌雪里闲毡帐,作事犹来未合时。

秋兴三首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可慰摧颓仍健食,此生通脱屡酡颜。

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尝陪大幕今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苏轼的名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题西林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出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出自《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月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出自《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出自《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出自《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出自《虢国夫人夜游图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出自《送顿起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出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出自《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出自《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出自《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出自《琴诗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自《稼说送张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出自《鹊桥仙·七夕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出自《贺新郎·夏景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出自《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出自《蝶恋花·春景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出自《贺新郎·夏景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出自《浣溪沙·端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自《记承天寺夜游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出自《送贾讷倅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出自《花影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出自《贺新郎·夏景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出自《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出自《贺新郎·夏景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出自《送顿起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出自《蝶恋花·密州上元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出自《送顿起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出自《后赤壁赋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出自《前赤壁赋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出自《念奴娇·中秋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出自《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出自《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出自《蝶恋花·春景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出自《贺新郎·夏景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出自《前赤壁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出自《前赤壁赋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出自《放鹤亭记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出自《浣溪沙·端午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出自《守岁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出自《蝶恋花·密州上元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出自《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出自《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出自《蝶恋花·春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自《赠刘景文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出自《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出自《卜算子·感旧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出自《江神子·恨别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出自《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出自《蝶恋花·春景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出自《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出自《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出自《南歌子·寓意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出自《浣溪沙·咏橘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出自《记承天寺夜游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出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出自《少年游·润州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惠州一绝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出自《阮郎归·初夏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出自《蝶恋花·春景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出自《赵昌寒菊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出自《少年游·润州作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出自《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出自《西江月·梅花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出自《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出自《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出自《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出自《送顿起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出自《南歌子·寓意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出自《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出自《念奴娇·中秋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出自《浣溪沙·端午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出自《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出自《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出自《屈原塔

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出自《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出自《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出自《前赤壁赋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出自《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出自《念奴娇·中秋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出自《守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题西林壁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出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出自《西江月·梅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赠刘景文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月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出自《赵昌寒菊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出自《后赤壁赋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出自《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出自《后赤壁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出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出自《有美堂暴雨

创作背景

  嘉祐六年(1061年)十二月,苏轼初登仕途,签判凤翔(今属陕西)。作者初到风翔府,拜谒孔庙,观看石鼓及其他七处遗物景观。嘉祐八年作《凤翔八观》八首,诗序中有“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而欲一观其遗迹”的说法。《石鼓歌》是这一组诗的第一首。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314-319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65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