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太平洋遇雨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梁启超 清代诗词 太平洋遇雨

tài píng yáng

zòng hénggèn èr zhōu làng táo tiān dōng liú què rén táo nánjìnyòu xiéfēng léi zuòyuǎn yóu

译文

我乘船过太平洋见雨雾迷茫横贯亚洲美洲,远处水天相连浪涛好象在荡涤天地向东流去。

戊戌政变后的劫余人物不会被历史浪潮涤荡尽,今天我又怀着改革社会的雄心壮志作远游。

注释

纵横:形容雨雾迷茫,无边无际。

亘:gèn,横贯,从此端直达彼端。

二洲:指亚洲、美洲。太平洋东接美洲,西接亚洲。

浪淘天地:形容浪涛好象在荡涤天地。

却余人物:指戊戌改变后的劫余人物,包括诗人自己。

淘难尽:指维新变法的人物没有杀尽。

风雷:诗人借以比喻自己怀有改良社会的雄心壮志。远游:指诗人远游美州。

参考资料:

1、王烈夫.元明清诗词名作注解析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0:第169页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作者的诗词

梁启超的诗词

辛亥三月薄游台湾主雾峰之莱园献堂三兄属题园中名胜得十二绝句 其三 考槃轩

久分生涯托涧薖,齑盐送老意如何?奇情未合销磨尽,风雨中宵一啸歌。

纪事二十四首

甘隶西征领右军,几凭青鸟致殷勤。

舌人不惜为毛遂,半为宗都半为君。

台湾竹枝词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壮别

丈夫有壮别,不作儿女颜。

风尘孤剑在,湖海一身单。

天下正多事,年华殊未阑。

高楼一挥手,来去我何难。

志未酬

志未酬,志未酬,问君之志几时酬?志亦无尽量,酬亦无尽时。

世界进步靡有止期,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

众生苦恼不断如乱丝,吾之悲悯亦不断如乱丝。

登高山复有高山,出瀛海复有瀛海。

任龙腾虎跃以度此百年兮,所成就其能几许?虽成少许,不敢自轻,不有少许兮,多许奚自生。

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远兮,其孰能无感于余情。

吁嗟乎,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梁启超的名句

欲诉奇愁无可诉,算兴亡、已惯司空见。 :出自《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出自《读陆放翁集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出自《读陆放翁集

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 :出自《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东渡却寄沪上诸君子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九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捕杀维新党人,变法宣告失败,诗人逃往日本。第二年,即1899年,诗人往游美洲,乘船过太平洋,遇雨有怀,而写下这首七绝。

参考资料:

1、王烈夫.元明清诗词名作注解析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10:第169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69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