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饮马长城窟行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李世民 唐代诗词 饮马长城窟行

yǐnchángchéng háng

sāiwài bēi fēng qiējiāo bīng jiéhàn hǎi bǎi zhòngyīn shān qiān xuě jiǒng wēi fēng huǒ céng luán yǐn gāo jiéyōu yōu juànpèi jīng yǐnchū chángchéng hán shālián shuò chuī duàn biānshēng chén qīng sāiqiāng yùn jīn zhēngjué gānchēzhèn yuán wèifǎn lóng duī jiāngjūn xuányáng huī fēn jìng shígōng míng huāng róng líng táikǎi

译文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广袤的沙漠上,沙丘连绵不断,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 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旗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注释

切:凄切。

交河:北方河名。

瀚海:沙漠。

波:沙丘起伏状。

迥戌:远方的边戍。

高节:旗帜。

朔吹:北风。

玉塞:玉门关。

金钲:锣声。

绝漠:大漠。

干戈:指武器。

戢:收藏。

原隰(xí):原野。

纪石:刻石纪功。

荒裔:边荒。

戎衣:战士。

灵台:周代台名。

参考资料:

1、周振甫.唐诗宋词元曲全集:黄山书社,1999年1月:171页

2、杨国孚.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109页

作者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作者的诗词

李世民的诗词

咏雪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两仪殿赋柏梁体

绝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
八表无事悦圣情。——淮安王
云披雾敛天地明,——长孙无忌
登封日观禅云亭,——房玄龄
太常具礼方告成。——萧瑀

赋得弱柳鸣秋蝉

散影玉阶柳,含翠隐鸣蝉。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

咏桃

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望送魏徵葬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

李世民的名句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出自《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出自《饮马长城窟行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 :出自《元日

冻云宵遍岭,素雪晓凝华。 :出自《望雪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 :出自《咏雨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 :出自《咏雨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出自《赐萧瑀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出自《咏雨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出自《饮马长城窟行

创作背景

  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创作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驻跸灵州,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参考资料:

1、胡晓明.贞观长歌·大唐盛世创业史:太白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422页

2、政协灵武市第十届委员会编.灵武文史资料第9辑第117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811.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