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陶侃惜谷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司马光 宋代诗词 陶侃惜谷

táokǎn

    táokǎn cháng chū yóu jiànrén chí wèi shúdào kǎn wèn yòng wéirén yún hángdào suǒ jiànliáo zhī ěr kǎn jiéyuē tián ér zéi rén dào zhí ér biān zhī shì bǎi xìng qín nóng zhí jiāgěirén

译文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你为什么用这个呢?”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说:“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注释

尝:曾经。

出:外出。

持:拿着。

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云:说。

聊:姑且。

耳:罢了。

汝:你.

不田:不种田。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执:抓住。

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是以:因此。

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给:富裕,足,丰足。

足:足够。

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

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

(出:外出

持而鞭之 ,而:表转折。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作者的诗词

司马光的诗词

同君倚过圣俞

王畿一古枢,簿领日填积。

自非奉朝请,九衢未尝识。

今北到东城,胥靡暂逃役。

近指圣俞居,安能不往觌。

一室静萧然,昏碑帖古壁。

叩阶读新诗,迷闇得指括。

笑言殊未足,黯然日半夕。

呼马小归涂,灯火已历历。

又知几何时,更有重来迹。

哭尚颖

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

仲尼难语命,裨灶不知天。

弱女飘休许,遗文散莫传。

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紧。

过故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和张推官同年阴无绪偶成

澹泊轻云寒不收,未成春雨只添愁。

风烟寂寞几何限,尽入凭高一雨眸。

文太师挽歌三首

美化流民物,薰然遗爱多。

栾公当日社,邵父至今歌。

庭有三鱣集,门容驷马过。

欲知余庆在,公鼎格平和。

司马光的名句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 :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几砚昔年游,于今成十秋。 :出自《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取酒须勤醉,乡关不可思。 :出自《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出自《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出自《客中初夏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出自《客中初夏

盘馐蒟酱实,歌杂竹枝辞。 :出自《送张寺丞觐知富顺监

淇园春竹美,军宴日椎牛。 :出自《送龚章判官之卫州·新及第

野竹交淇水,秋瓜蔓帝邱。 :出自《送云卿知卫州

创作背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389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