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同崔邠登鹳雀楼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4

李益 唐代诗词 同崔邠登鹳雀楼

tóngcuī bīn dēng guàn quèlóu

guàn quèlóu 西bǎi chǐqiáng tīng zhōu yún shù gòngmáng máng hàn jiāxiāo kōngliú shuǐ wèi guó shān bàn yáng shì qiān nián yóu hèn chóu lái wéichángfēng yān bìngguī wàng yuǎn fēi chūn shāng

译文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注释

同:犹“和”,酬和。崔邠(bīn):唐代诗人。字处仁,清河武城人。鹳(guàn)雀楼:唐代河中府的名胜。北周宇文护所建,楼高三层,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济县),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因鹳雀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后为河水冲没。

西:一作“南”,一作“前”。

汀洲:水中小洲。

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

千年:极言时间久远。

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

为:一作“知”。

风烟:一作“风尘”。起:一作“是”。思归:一作“思乡”。

远目:远望。

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作者的诗词

李益的诗词

水宿闻雁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献刘济

草绿古燕州,莺声引独游。雁归天北畔,春尽海西头。

向日花偏落,驰年水自流。感恩知有地,不上望京楼。

杂曲歌辞。游子吟

女羞夫婿荡,客耻主人贱。遭遇同众流,低回愧相见。

君非青铜镜,何事空照面。莫以衣上尘,不谓心如练。

人生当荣盛,待士勿言倦。君看白日驰,何异弦上箭。

登长城(一题作塞下曲)

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杂曲歌辞。轻薄篇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

出与雕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

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

美人玉色当金尊。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顾红尘昏。死生容易如反掌,

得意失意由一言。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仇亦报恩。

李益的名句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出自《塞下曲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出自《从军北征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出自《上汝州郡楼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出自《塞下曲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出自《从军北征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出自《隋宫燕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出自《夜上受降城闻笛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出自《喜见外弟又言别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 :出自《隋宫燕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出自《上汝州郡楼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出自《江南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出自《塞下曲·其一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出自《夜上受降城闻笛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出自《上洛桥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出自《喜见外弟又言别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出自《宫怨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出自《喜见外弟又言别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出自《春夜闻笛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出自《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出自《春夜闻笛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出自《上洛桥

创作背景

  据《全唐文》卷四三李翰《河中府鹳雀楼集序》,崔邠《登鹳雀楼》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七月。此次鹳雀楼集会李益并没有参与,此诗应是李益读崔诗后追和之作。李益举家迁居洛阳后,辗转入渭北、朔方、幽州节度使等幕府从戎,此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09-41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4006.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