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白石莲花寄楚公注释_解释
译文
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将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莲。
在清霜寒露降满苔藓的夜里,经常梦到他这位老朋友。
龙宫与雁塔一样的极高。
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最上乘义,停留在小乘极果,不以成佛为最究竟之目标,直到法华会上, 方才回小向大,发愿成佛。
注释
白石莲花:指用白石凿成的莲花状佛前灯台。
楚公:未详。诗作于居东川幕期间。程梦星谓此诗乃两绝句,误合为一律。冯浩注道源曰:《续高僧传》:楚南,闽人也。武宗废教,深窜山谷。大中时出,随黄檗山禅师。昭宗闻其道化,赐鹿及衣五事,卒年七十。程梦星曰:古人称僧,如晋之竺法深称深公,宋之惠远称远公,唐之齐已称已公。率举下一字,不闻上一字。此非楚南。徐曰:武宗废教在会昌六年,去昭宗龙纪初四十五年,楚南年止七十,计义山时南年尚少,而诗云西山老病僧,其非楚南可知。冯浩曰:二说皆精核。《新唐书·艺文志》明言楚南昭宗大顺中人也。源师所注释子多误,是不可解。
共:冯浩注:共,即供。
六时:冯浩注《魏书·释老志》:六时礼拜。愚按:佛教分一昼夜为六时:晨朝、日中、日没、初夜、中夜、后夜。《阿弥陀传》:昼夜六时,天雨曼陀罗华。
龙宫:朱注《法华经》:文殊师利坐千叶莲花,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冯日:佛家每谓经典为法海藏,譬如大海,是众宝藏也,亦日龙藏。《佛说法海经》:大海之中,神龙所居。诸龙妙德难量,造天宫,品物之类,无不仰之,吾僧法亦复如是。《纂灵记》:华严大经,龙宫有三本,佛灭度后六百年,有龙树菩萨入龙宫,诵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流传天竺,即今所传华严经也。庾信碑文:龙藏之所不尽。
诸天:道源注:佛书有三界诸天,自欲界以上皆日诸天,佛经谓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三界共二十八天。雁塔:《大唐西域记》:有比丘经行,忽见群雁飞翔,戏言曰:“今日众僧中食不充,若得此雁,可充饮食。”一雁退飞,投身自殒。佛谓比邱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瘗而立塔。西安市有大雁塔、小雁塔。大雁塔在慈恩寺,唐高宗时建。小雁塔在荐福寺,唐中宗时建。
雁塔:道源注《西域记》:昔有比丘见群雁飞翔,思日:若得此雁,可充饮食,忽有一雁投下自殒。佛谓比丘日:此雁王也,不可食之。乃瘗而立塔。
谩:冯浩曰:漫通。鹙子:指舍利弗。道源注舍利弗,此云鹙子,连母为名。以其取涅架一日之价,故不知有上乘,亦非真阿罗汉。佛为授记,乃知真是佛子,得佛法分。冯浩注:《因果经》:舍利弗者,于智慧中最为第一。世尊为舍利弗广说四谛,即得阿罗汉果。《法华经音释》:舍利弗,此云鹜子,连母为名。其母名舍利,眼如鹙鹭,身形美好,弗即子也。
⑨真罗汉:冯浩注《四十二章经》:阿罗汉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修行本起经》:得一心者,万邪灭矣,谓之罗汉。罗汉者,真人也。会:领会,理解。
不会:不懂。牛车上乘:朱注《法华经》:长者以牛车、羊车、鹿车立门外,引诸子出离火宅。《释迦成道记》注:羊车,喻声闻乘;鹿车,喻缘觉乘;牛车,喻菩萨乘。俱以运载为义。前二乘,方便施设,惟大白牛车是实引重致远,不遗一物。《传灯录》:若顿悟自心即佛,依此而修者是上乘禅。冯浩注《妙法莲华经》:长者诸子于火宅中恋著戏处,无求出意。长者设方便,言羊车、鹿车、牛车在门外,可以游戏,随汝所欲,皆当与汝。诸子争出火宅,白父,愿时赐与。尔时长者各赐一大车珍奇杂宝而庄严之,驾以白牛。我财物无极,不应以下劣小车与诸子等。如是七宝大车,其数无量。佛告舍利弗,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火宅为说三乘,声闻乘如求羊车,辟支佛乘如求鹿车,佛乘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如求牛车。如来说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魏书·释老志》:初根人为小乘,行四谛法:中根人为中乘,受十二因缘;上根人为大乘,则修六度。愚按:上引注文中之火宅,乃佛家比喻烦恼之俗界。言人有情爱纠缠,如居火炕之中,故名。上乘:佛家广大圆通之要道。
参考资料:
1、林乾主编,,,,.金圣叹评点才子全集 (第一卷):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08月第1版:333-334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作者的诗词
风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春日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蜂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
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李商隐的名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嫦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自《夜雨寄北》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出自《暮秋独游曲江》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出自《霜月》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锦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出自《端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自《锦瑟》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出自《春雨》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出自《风雨》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出自《北青萝》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出自《寄令狐郎中》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出自《代赠二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出自《蝉》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出自《楚宫》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出自《陈后宫》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出自《富平少侯》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出自《春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出自《潭州》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出自《嫦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乐游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出自《锦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出自《锦瑟》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出自《马嵬·其二》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出自《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出自《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出自《春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夜雨寄北》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出自《夕阳楼》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出自《流莺》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出自《咏史二首·其一》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出自《咏史二首·其二》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出自《霜月》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出自《富平少侯》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出自《对雪二首》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出自《瑶池》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出自《端居》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出自《晚晴》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出自《对雪二首》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出自《辛未七夕》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出自《赠荷花》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自《晚晴》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出自《柳》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出自《隋宫》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出自《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出自《柳》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出自《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出自《陈后宫》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出自《重过圣女祠》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出自《辛未七夕》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出自《寄令狐郎中》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出自《茂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自《咏史二首·其二》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出自《北青萝》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出自《晚晴》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出自《筹笔驿》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出自《忆梅》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出自《幽居冬暮》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出自《春雨》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出自《暮秋独游曲江》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出自《风雨》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出自《日射》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出自《观灯乐行》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出自《楚宫》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出自《潭州》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出自《安定城楼》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出自《风雨》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出自《落花》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出自《日射》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出自《无题二首》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出自《隋宫》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出自《辛未七夕》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出自《茂陵》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出自《赠荷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出自《菊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出自《赠荷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出自《风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创作背景
这是诗人大中年间在东川时的作品。这一时期,李商隐失去了爱妻王氏,正处于极度的痛苦之中。同时又怀念故乡,归思难收,加上体衰多病,因此情绪特别低落,内心充满悲愁,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作者此诗又奉佛,给他的思想和创作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
参考资料:
1、靖宇主.唐诗多功能多用途词典 上:辽海出版社,2001.09:86-87
2、吴慧.李商隐研究论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5:第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