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纵囚论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欧阳修 宋代诗词 纵囚论

zòng qiú lùn

    xìnhángjūn ér xíng shī xiǎo rén xíng zhě nǎi zuì èyòu xiǎo rén zhī yóu shènzhě nínggǒu xìng shēng ér shì guī yòu jūn zhī yóu nánzhě fāng táng tài zōng zhī liù nián qiú sān bǎi rén zòng 使shǐ huánjiāyuēguī jiù shì jūn zhī nánnéngxiǎo rén zhī yóu zhě néngqiú ér guī hòu zhě shì jūn zhī suǒ nánér xiǎo rén zhī suǒ jìn rén qíng zāi     huò yuē zuì èchéng xiǎo rén shī ēn lín zhī 使shǐ biàn ér wéijūn gàiēn rén zhī shēn ér rén zhī yǒushì zhě yuē tài zōng zhī wéisuǒ qiú míng rán ān zhīzòng zhī lái miǎn suǒ zòng zhī yòu ān zhībèizòng ér guī ér huò miǎn suǒ lái lái ér zòng zhī shì shàngzéi xià zhī qíng miǎn ér lái shì xià zéi shàngzhī xīn jiànshàngxià jiāo xiāngzéi chéng míng yǒusuǒ wèi shī ēn zhīxìnzhě zāi rán tài zōng shī tiān xià liù nián néng使shǐ xiǎo rén wéièzuì ér zhī ēn néng使shǐ shì guī ér cún xìnyòu tōngzhī lùn!!    rán wéiér yuē zòng ér lái guī shā zhī shè ér yòu zòng zhī ér yòu lái zhīwéiēn zhī zhì ěr rán zhī shì ruòzòng ér lái guī ér shè zhī ǒu wéizhī ěr ruòwéizhī shā rén zhě jiē shì wéitiān xià zhī cháng wéicháng zhě shèng rén zhī shì yáo shùn sān wángzhī zhì běn rén qíng wéigāo qíng gān

译文一

  信义可以在君子中施行,而种种刑罚则在小人中施行。判刑列入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的,又是小人中特别坏的人。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意苟且贪生,而视死如归,这在君子中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唐太宗即位后第六年时,把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余人登记在册,放他们回家,约定好到期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君子都难以做到的事,而希望小人中最坏的人能做到自然更难。到了规定的时间,那些囚犯自动回来而没有延误。这是君子难以做到的,而小人却很容易地做到了。这难道近于人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确实是小人了;如果对他们采取恩德感化的手段,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感化愈深入人心,人的转变速度就愈快,有过这样的事。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得到这种名声。可是怎么会知道他在放回囚犯时,没有料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可以赦免自己的死罪,所以才放回他们呢?又怎么会知道那些被放回的囚犯,没有料到他们自动回来就一定会被赦免自己的死罪,这才又回来呢?料想到囚犯一定会回来这才放他们回家,这是唐太宗从上面窥测到下面囚犯的内心想法;料想到一定会被赦免死罪这才回来,这是下面的囚犯在窥测上面的皇帝的内心想法。我从中看到的是上下互相窥测对方的内心想法才形成了这种名声,哪里还有皇帝采取恩德感化的办法和囚犯遵守信义的事呢?不然的话,唐太宗在全国施行恩德感化的办法,到这时已经六年了,却不能让小人不犯极恶大罪,只凭一天的恩德感化,就能使囚犯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信义。这是一种说不通的观点啊!

  那么应该怎么去做才可以呢?我说:对放回家去而又回来的囚犯,杀了他而不能赦免。然后再放出一批囚犯,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可以知道是被恩德感化所致。然而这必定是不可能的事。如果对放出的囚犯在他们回来后就赦免了死罪,可以偶尔做一次。如果总是这样去做,那么杀人犯都不会被处死。这可以作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作为国家的常法。这难道能说是圣人之法吗?所以说,尧、舜、三王治理国家,必定以合乎人情为标准,不以标新立异为高明,不能违背情理来博取自己的名誉。

译文二

  对君子讲信义,对小人施刑罚。刑罚定成死罪,是罪恶到了顶点,这又是小人中最厉害的了。宁可为了信义而死,不愿苟且偷生,把死看得象回家一般,这又是君子中特别难以办到的。当唐太宗贞观六年的时候,选取犯死罪的囚犯三百多人,释放了让他们回家,并约定时间叫他们自动回来接受死刑;这是用君子难以做到的事,希望最坏的小人一定做到。那些囚犯到了期限,终于自己回来,竟没有一个失约的:这是君子难于做到的事,小人却轻而易举的做到了。这难道是近于人情的么。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但是等到对他施加恩德,就可以使他变成君子。因为恩德进入人心很深,能很快改变人们的气质,所以出现了象这样的情况。\"我说:\"唐太宗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求得这种声誉啊。这样看来,哪里知道放囚犯回去,不是预料他们一定再回来以希望赦免,所以才释放他们呢又哪里知道被释放回来的囚犯,不是预料自动回来一定能够赦免,所以才再回来的呢料想囚犯一定回来才释放他们,这是上面揣摩下面的情意;料想上面一定赦免他们才再回来,这是下面揣摩上面的心思。我只见上面和下面互相揣摩来造成这种声誉,哪里有什么布施恩德和懂得信义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唐太宗向天下布施恩德,到这时已经六年了,还不能使小人不做罪大恶极的事;然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他们视死如归,保存信义,这又是讲不通的理论啊。\"

  既然这样,那么怎样做才好呢?我说:\"释放了回来的,把他们杀掉而不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他们又回来了,这样才能知道是布施恩德所造成的。然而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啊。至于释放了能够自动回来再加以赦免,只能够偶然试一试罢了;如果屡次这样做,那么杀人犯就都不会死了,这能够作为天下经常的法律么不能作为经常的法律,难道是圣人的法律么因此,尧,舜和三王治理天下,一定根据人情,不标新立异来显示高尚,不违背人情来求取名誉。

注释

①唐太宗之六年:632年(唐太宗贞观六年)。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有一定作为的皇帝,他在位年间,国势强大,社会较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②大辟:死刑。辟,法。刑法。大辟意为最重的刑罚。

③意:估计。

④贼:用作动词,窃,私下行动,引申为窥测。

⑤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他们都是儒家崇拜的古代的明君。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作者的诗词

欧阳修的诗词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句 其三

最好花常最后开。

春帖子词二十首·十夫人合五首

玉殿签声玉漏催,彩花金胜巧先裁。

宿云容与朝晖丽,共喜春随曙色来。

驯鹿

朝渴饮清池,暮饱眠深栅。

◇媿主人恩,自非杀身难报德。

主人施恩不待报,哀尔胡为网罗获。

南山蔼蔼动春阳,吾欲纵尔山之傍。

岩崖雪尽飞泉溜,涧谷风吹百草香。

饮泉啮草当远去,山後山前射生户。

送宋次道学士赴

古堤老柳藏春烟,桃花水下清明前。

江南太守见之笑,击鼓插旗催解船。侍中令德宜有后,学士清才方少年。

文章秀粹得家法,笔画点缀多馀妍。藏书万卷复强记,故事累朝能口传。

来居侍从乃其职,远置州郡谁谓然。交游一时尽英俊,车马两岸来联翩。

船头朝转暮千里,有酒胡不为留连。

欧阳修的名句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出自《醉翁亭记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出自《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出自《丰乐亭游春·其三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 :出自《长相思·花似伊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出自《别滁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出自《丰乐亭游春·其三

不枉东风吹客泪。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自《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出自《诉衷情·眉意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出自《生查子·元夕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出自《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出自《生查子·元夕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出自《生查子·元夕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出自《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出自《生查子·元夕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出自《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出自《别滁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出自《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 :出自《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

守节自誓,亲诲之学。 :出自《画地学书

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 :出自《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出自《晚泊岳阳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出自《秋声赋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出自《戏答元珍

明月净松林,千峰同一色。 :出自《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雨后轻寒犹未放。春愁酒病成惆怅。 :出自《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出自《秋怀

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出自《秋怀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出自《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

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 :出自《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 :出自《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 :出自《田家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出自《戏答元珍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出自《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出自《画眉鸟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出自《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出自《戏答元珍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出自《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出自《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 :出自《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出自《秋声赋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出自《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出自《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愿妾身为红菡萏。年年生在秋江上。 :出自《渔家傲·近日门前溪水涨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出自《伶官传序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出自《画地学书

绿桑高下映平川,赛罢田神笑语喧。 :出自《田家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出自《画眉鸟

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出自《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出自《醉翁亭记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 :出自《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出自《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出自《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出自《伶官传序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出自《朝中措·平山堂

柳重烟深,雪絮飞来往。 :出自《蝶恋花·面旋落花风荡漾

创作背景

   《纵囚论》就唐太宗纵囚一事提出了质疑,认为此事不足为训,并明确地提出了“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这一论点。这是一篇对传统见解进行辩驳的议论文。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4313.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