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韩文公庙碑注释_解释
译文
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所以,申伯、吕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说死后成为天上的列星,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盛大正直的气。”这种气,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满于天地之间。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贵族就会失去他们的尊贵,晋国、楚国就会失去它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贲、夏育就会失去他们的勇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的辩才。是什么东西使它这样的呢?那一定有一种不依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所以在天上就成为星宿,在地下就化为河川山岳;在阴间就成为鬼神,在阳世便又成为人。这个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确实不错啊,孔子曾说过这样的话:“有地位的人学了道理,就会爱护人民;地位低的人学了道理,就容易治理。”潮州人敬奉韩公,吃喝的时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必定到祠庙里去祈祷。可是祠庙在州官衙门大堂的后面,百姓以为进出不方便。前任州官想申请朝廷建造新的祠庙,没有成功。元佑五年,朝散郎王涤先生来担任这个州的知州,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老百姓心悦诚服以后,便下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好地方,一年后新庙就建成了。
有人说:“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的。”我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每当祭祀时,香雾缭绕,不由涌起悲伤凄怆的感觉,就象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元丰七年,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书写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诗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歌词说:
您从前骑龙邀游在白云乡,双手拨动银河,挑开天上的云彩,织女替您织成云锦衣裳。您轻快地乘着风来到皇帝的身旁,下降到人间,为混乱的俗世扫除异端。您在西边游览了咸池,巡视了扶桑,草木都披上了您的恩泽,承受着您的光辉普照。您追随李白、杜甫,与他们一起比翼翱翔,使张籍、皇甫湜奔跑流汗、两腿都跑僵了,也不能仰见您那能使倒影消失的耀眼光辉。您上书痛斥佛教,讽谏君王,被邀请到潮州来观看,中途又游览了衡山和湘水,经过了埋葬帝舜的九嶷山,凭吊了娥皇和女英。到了潮州,祝融为您在前面开路,海若躲藏起来了,您管束蛟龙、鳄鱼,好像驱赶羊群一样。天上缺少人材,天帝感到悲伤,派巫阳唱着歌到下界招您的英魂上天。用牦牛作祭品,用鸡骨来占卜,敬献上我们的美酒;还有殷红的荔枝,金黄的香蕉。您不肯稍作停留,使我们泪下如雨,只得送您的英灵,披着头发,轻快地返回仙乡。
注释
(1)申、吕:申侯,吕伯,周朝大臣。
岳降:指他们是四岳所降生。
傅说(yuè):商朝大臣。传说死后化为星宿。
浩然之气:即正气,刚正至大的气概。
良平:张良、陈平,西汉谋臣。
贲(bēn)育:孟贲、夏育,古代武士。
仪秦:张仪、苏秦:战国辩士。
(2)房杜:房玄龄、杜如晦,贞观年间贤相。
姚宋:姚崇、宋璟,开元年间贤相。
八代: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此时骈文盛行,文风衰败。
道济天下之溺:谓提倡儒家之道,使天下人不受佛教、道教之害。
济:拯救。
忠犯人主之怒:唐宪宗迎佛骨入宫,韩愈直谏,几被处死,经大臣营救,贬潮州刺史。
勇夺三军之帅:唐穆宗时,镇州兵变,韩愈奉命前去宣抚,说服叛军首领归顺朝廷。
(3)豚鱼:《易·中孚》说“信及豚鱼”,意即只有诚心祭祀,连供品猪鱼都感动,才得吉卦。
开衡山之云:韩愈赴潮州中途,谒衡岳庙,因诚心祝祷,天气由阴晦转睛。
驯鳄鱼之暴:传说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时,听说潮州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就写下了《祭鳄鱼文》来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
皇甫镈(bó)、李逢吉:均当时宰相。
(4)朝散郎:五品文官。
(5)熏:香气。
蒿(hāo):蒸发。
凄怆:祭祀时引起的感情。
云汉:天河。
天章:文采。
天孙:织女星。
咸池:神话中太阳沐浴的地方。
扶桑:神木名。
籍湜(shí):张籍、皇甫湜,均韩愈学生,其古文的成就远不及师,因此说“不能望”。
海若:海神。
钧天:天之中央。
巫阳:神巫名。这两句意思是韩愈死后必为神。
犦(bào)牲:牦牛。
鸡卜:用鸡骨卜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作者的诗词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
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
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
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犍为王氏书楼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
山猿悲啸谷泉响,野鸟?戛岩花春。
借问主人今何在,被甲远戍长苦辛。
先登搏战事斩级,区区何者为三坟。
书生古亦有战阵,葛巾羽扇挥三军。
古人不见悲世俗,回首苍山空白云。
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词源灩灩波头展,清唱一声岩谷满。
未容雪积句先高,岂独湖开心自远。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樽前侑酒只新诗,何异书鱼餐蠹简。
又答毡帐
卧病经旬减带围,清樽忘却故人期。
莫嫌雪里闲毡帐,作事犹来未合时。
秋兴三首
野鸟游鱼信往还,此身同寄水云间。
谁家晚吹残红叶,一夜归心满旧山。
可慰摧颓仍健食,此生通脱屡酡颜。
年华岂是催人老,双鬓无端只自斑。
故里依然一梦前,相携重上钓鱼船。
尝陪大幕今陈迹,谬忝承明愧昔年。
报国无成空白首,退耕何处有名田。
黄鸡白酒云山约,此计当时已浩然。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苏轼的名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题西林壁》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出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 :出自《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出自《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月》
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出自《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出自《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出自《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出自《虢国夫人夜游图》
故人在其下,尘土相豗蹴。 :出自《送顿起》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出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出自《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 :出自《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出自《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出自《琴诗》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出自《稼说送张琥》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出自《鹊桥仙·七夕》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出自《贺新郎·夏景》
众中闻謦欬,未语知乡里。 :出自《送金山乡僧归蜀开堂》
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出自《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出自《蝶恋花·春景》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出自《贺新郎·夏景》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出自《浣溪沙·端午》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出自《记承天寺夜游》
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 :出自《送贾讷倅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出自《花影》
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 :出自《贺新郎·夏景》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 :出自《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秾艳一枝细看取,芳心千重似束。 :出自《贺新郎·夏景》
佳人亦何念,凄断阳关曲。 :出自《送顿起》
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出自《蝶恋花·密州上元》
客路相逢难,为乐常不足。 :出自《送顿起》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出自《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出自《后赤壁赋》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出自《前赤壁赋》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出自《念奴娇·中秋》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出自《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出自《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 :出自《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出自《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出自《蝶恋花·春景》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
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出自《贺新郎·夏景》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出自《前赤壁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出自《前赤壁赋》
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出自《放鹤亭记》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出自《浣溪沙·端午》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出自《守岁》
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出自《蝶恋花·密州上元》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出自《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出自《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出自《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出自《蝶恋花·春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出自《赠刘景文》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出自《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出自《卜算子·感旧》
记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处,空翠烟霏。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 :出自《江神子·恨别》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出自《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出自《蝶恋花·春景》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出自《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 :出自《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
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出自《南歌子·寓意》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 :出自《浣溪沙·咏橘》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出自《记承天寺夜游》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出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出自《少年游·润州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惠州一绝》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出自《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出自《阮郎归·初夏》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出自《蝶恋花·春景》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出自《赵昌寒菊》
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出自《少年游·润州作》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 :出自《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出自《西江月·梅花》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出自《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送行无酒亦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 :出自《武昌酌菩萨泉送王子立》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出自《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临行挽衫袖,更尝折残菊。 :出自《送顿起》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出自《临江仙·送王缄》
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出自《南歌子·寓意》
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 :出自《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出自《念奴娇·中秋》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出自《浣溪沙·端午》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出自《望江南·超然台作》
独眠林下梦魂好,回首人间忧患长。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出自《临江仙·送钱穆父》
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 :出自《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出自《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出自《屈原塔》
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出自《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 :出自《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出自《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出自《前赤壁赋》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出自《西江月·顷在黄州》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出自《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出自《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出自《念奴娇·中秋》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出自《守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出自《题西林壁》
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出自《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出自《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久废山行疲荦确,尚能村醉舞淋浪。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出自《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出自《西江月·梅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出自《赠刘景文》
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月》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出自《赵昌寒菊》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出自《后赤壁赋》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出自《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出自《后赤壁赋》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出自《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出自《有美堂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