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出居庸关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朱彝尊 清代诗词 出居庸关

chū yōng guān

yōng guān shàngguī yǐnliú quán xuě fēi qiān zhàng wài lín zhīshùfēng 西

译文

居庸关上,杜鹃啼鸣,驱马更行,峰回路转,在暮霭四起中,忽遇一带山泉,从峰崖高处曲折来泻,顿令诗人惊喜不已:在这塞外的山岭间,竟也有南国般清冽的泉流,正可放马一饮,聊解旅途之渴。站在潺潺的山泉畔,遥看苍茫的远夭,又见一轮红日,正沉向低低的地平线。那犹未敛尽的余霞,当还将远远近近的山影,辉映得明荧如火。

此刻,峰影如燃的西天,还沐浴在一派庄严肃穆的落日余霞中。回看北天,却又灰云蒙黎。透过如林插空的千百峰嶂,隐约可见有一片雨雪,纷扬在遥远的天底下,将起伏的山峦,织成茫茫一白。意兴盎然地转身西望,不禁又惊喜而呼:那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带的“渝林”古塞,竟远非人们所想像的那般遥远!从居庸塞望去,它不正“只隔”在云海茫茫中耸峙的“数蜂”之西么?

注释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区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嘉庆一统志·顺天府》:“居庸关,在昌平州西北,去延庆州五十里。关门南北相距四十里,两山峡峙,巨涧中流,悬崖峭壁,称为绝险,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浪,因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子规:鸟名,一名杜鹃。鸣声凄切,能动旅客归思。

嶂:似屏障的山峰。

榆林:榆林堡。在居庸关西五十五里。清·顾炎武《昌平山水记》:“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己酉,上亲征,驻跸唐家岭,以四日至嚣庸关。其疾行则一日而至榆林,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军。”

参考资料:

1、陈振藩选注 .诗人爱旅游:中国名胜古诗六百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 :11-12 .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作者的诗词

朱彝尊的诗词

谒张曲江祠

峻坂盘神树,阴崖凿鬼工。芳尘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关门险,谁开造化功。经过遗像肃,千载岭云东。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二

青粉墙低望里遥,红泥亭子柳千条。

郎船但逐东流水,西丽桥来北丽桥。

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

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

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洞仙歌 吴江晓发

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一霎通波拨柔橹。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离根绽点点牵牛花吐。

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几处残灯在窗户。随分且奇眠,枕上吴歌,声未了梦轻重作。

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

鸳鸯湖棹歌 之一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朱彝尊的名句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出自《忆少年·飞花时节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出自《长亭怨慢·雁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出自《出居庸关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出自《出居庸关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出自《长亭怨慢·雁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创作背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445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