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秋莲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刘因 元代诗词 秋莲

qiū lián

shòu yǐng tíng tíng róng dàn xiāng yǎo yǎo shéitōngkān cuì jiǎn hóngxiāo gēngzài jiāng qīng yuè lěng zhōngqīng fáng quán wǎn jiézhībái lòuqiū fēng shèngshuāilǎo yǎn rán zài fàng biǎnzhōu jiǔ kōng

译文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渐渐凋萎了。

淡淡的清香也不再引起路人欣赏的兴趣了。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本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变化和人世的变化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光吧。

注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托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托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耸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零。

拟:打算。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解释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经验。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参考资料:

1、邓安生,叶君远.《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诗卷》.杭州:浙江文学出版社,1996:50

2、王德明.《古代咏物诗精选点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62

3、胡光舟,周满江.《中国历代名诗分类大典(1)》.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603

4、武安国,聂振弢.《元诗选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99

5、黄益庸,张亚真.《千年千家诗》.哈尔滨: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1990:172

6、容城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容城县拒马诗社.《容城诗选》.北京:改革出版社,1989:17

7、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8、《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委会.《新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作者简介: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作者的诗词

刘因的诗词

春露亭书

老树含春容,寒泉动幽响。念彼山中人,风露恣清赏。

书事三首 其二

卧榻而今又属谁,江南回首见旌旗。路人遥指降王道,好似周家七岁儿。

霜落

霜落清江一夜秋,觉来明月满江楼。酒醒人散夜将半,花上鸟啼空自愁。

梦先垄

望望东阡见松桂,孤云为我且踟蹰。十年一梦等閒过,四海此身何虑无。

千丈春晖空寸草,万山明月只啼乌。旧家三径今谁主?羡杀河汾有弊庐。

登雄州城楼

古戍寒云接渺茫,故乡游子动悲凉。江山自古有佳客,烟雨为谁留太行。

野色分将愁外绿,物华呈出夜来霜。海门何处秋声急?极目沧波空夕阳。

刘因的名句

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 :出自《观梅有感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被迫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悔恨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悔恨。

参考资料:

1、王坤.《中华古诗文精品导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29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495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