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毛滂 宋代诗词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shànglín chūn líng··shí yuè sān shí jiànxuě

dié chū fān lián xiù wànhuí xiù huā fēi mēngmēngchángzhùqiáo biéhòu nóng xiāng dǒuzhàng yǒng lòu rènmǎn yuè shēn yún hòu hán jìn liú zhīlián hòu tíng méi shòu

译文

蝴蝶刚刚翻过绣帘,万千玉女一齐舒袖起舞。落花片片,飞絮蒙蒙,总是在回忆灞桥分别后的情形。

浓香深夜时飘入室内的斗帐中,任凭幽深的月光和浓厚的云层覆盖着整个大地。夜晚寒冷,只好躲在温暖的流苏帐中,只是可怜后庭的梅花,被风吹落了许多。

注释

上林春令:词牌名,前后段各四句。

蝴蝶:喻雪片飞舞。

回:指飘飞。

灞桥:这里语含双关,灞桥义是唐人折柳饯别之处所,此扣离别之意。

漏:即漏箭,为古代宫中计时器具。

月深云厚:指积雪。

流苏:帘帐上垂下来的继子,用彩羽或丝织品制成,起装饰作用。这里泛指帘幕。

参考资料:

1、王星琦选评.雪: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08:114页

2、(清)朱孝臧编选;王思熠主编.宋词三百首全解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9 :231页

作者简介: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作者的诗词

毛滂的诗词

琳老所居植竹发笋而草茁其傍作诗见寄为赋一

春风吹琅玕,夏长苍龙孙。

未见拂云梢,已引鞭骥根。

包藏霜雪姿,隐忍苔藓痕。

其傍茁小草,同出东帝恩,

恩深草先高,抱箨殊未掀。

岁寒两何如,一笑凝诗魂。

代张菊

去年出郭麦风秋,忆共儿童迓细侯。

烟雨一溪行色动,管弦千里颂声留。

断魂南浦横离恨,注目东山想旧游。

西槛露团春不管,抱丛寒蝶伴清愁。

赠程巽山人

十年贫贱欲如饧,愧客殷勤话此生。

试与宋君寻卜肆,长安东市雨新晴。

渔家傲

鬓底青春留不住。功名薄似风前絮。何似瓮头春没数。都占取。只消一纸长门赋。
寒日半窗桑柘暮。倚阑目送繁云去。却欲载书寻旧路。烟深处。杏花菖叶耕春雨。

水调歌头(元会曲)

九金增宋重,八玉变秦余。上手诏在廷云:六玺之用,尚循秦旧。千年清浸,洗净河洛出图书。一段升平光景,不但五星循轨,万点共连珠。崇宁、大观之间,太史数奏五星循轨,众星顺乡,靡有错乱垂衣本神圣,补衮妙工夫。
朝元去,锵环佩,冷云衢。芝房雅奏,仪凤矫首听笙竽。天近黄麾仗晓,春早红鸾扇暖,迟日上金铺。万岁南山色,不老对唐虞。

毛滂的名句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出自《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出自《临江仙·都城元夕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出自《临江仙·都城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 :出自《踏莎行·元夕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出自《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后庭梅瘦。 :出自《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出自《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出自《烛影摇红·送会宗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出自《踏莎行·元夕

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出自《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 :出自《烛影摇红·送会宗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 :出自《临江仙·都城元夕

创作背景

  此词为作者某年十一月三十日见雪而作。毛滂醉心文学,性爱丘山。从政的五十多年,正是北宋政坛剧烈动荡、反覆、最终走向全面黑暗、腐败以致灭亡的风风雨雨半个世纪。毛滂的仕宦生涯也深深笼罩在党争的巨大阴影下,并饱受其殃害,它清晰地折射出北宋特殊政治文化的时代色彩。

参考资料:

1、程自信 许宗元主编.宋词精华分类品汇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03 :133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5286.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