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题花山寺壁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苏舜钦 宋代诗词 题花山寺壁

huā shān

shān yīn huā míng fányīng jiàncǎo zòng héngzāi péi jiǎn qín huā diāo líng cǎo shēng

译文

花山寺是因鲜花繁多、美丽而得名,来到这里才发现,不见鲜花,只见杂草丛生。

鲜花栽种的培养和修枝很重要,要勤奋努力,要知道,花是很容易凋零的,而杂草却是很容易就蔓延生长的。

注释

花山寺:地址不详。《镇江府志》载有沈括诗《游花山寺》一首,据此,花山寺可能在镇江。

繁英:繁花。

草纵横:野草丛生。

剪伐:指斩去枯枝败叶。剪,斩断。

勤力:勤奋努力。

凋零:凋落衰败。

作者简介: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作者的诗词

苏舜钦的诗词

秋晓闻鹤唳一声

落月衔栖露乍零,竹间孤唳入青冥。未知蟋蟀缘何事,床下微吟不暂停。

杨子江观风浪

晚至瓜州渡,击舟泊西湾。日落暴风起,大浪得纵观。

凭凌积石岸,吐吞天外山。霹雳左右作,雪洒六月寒。

吁嗟至柔物,威壮不可干。若为神龙凭,气势非一端。

大舰失所操,翻覆如转丸。高山虽有路,辙险马足酸。

居朝号安逸,重禄多忧患。争得清静交,共骑双翔鸾。

矫翅入赤霄,不见此险难。奈何蚩蚩众,共处天壤间。

因知古圣人,立法万世安。济川作舟梁,铸鼎穷神奸。

朝廷布礼度,粲粲莫可删。后来渐破坏,所向行路难。

凶邪得骋志,物命遭摧残。视此念古昔,杖藜空盘桓。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题花山寺壁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苏舜钦的名句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出自《水调歌头·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出自《初晴游沧浪亭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出自《夏意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出自《夏意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出自《淮中晚泊犊头

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 :出自《水调歌头·沧浪亭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出自《淮中晚泊犊头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出自《水调歌头·沧浪亭

创作背景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诗人被贬苏州之后,赋闲在家,一日外出游玩,来到花山寺,只见野草丛生,不见百花开放,觉得“花山寺”名不符实,于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赵生群 王晓英等.儿童学古诗101首:南京出版社,1990年09月第1版:第144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532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