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碑注释_解释
译文
元和天子禀赋神武英姿,可比古来的轩辕、伏羲。他立誓要洗雪历代圣王的耻辱,坐镇皇宫接受四夷的贡礼。淮西逆贼为祸五十年,割据一方世代绵延。自恃强大,不去占山河却来割据平地;梦想挥戈退日,胆敢反叛作乱。
圣君得到贤相名叫裴度,逆贼暗杀未成,自有神灵卫护。他腰悬相印,统兵上战场,天子的军旗在寒风中飘扬。得力的将官有、武、古、通,仪曹外郎任书记随军出征;还有那智勇双全的行军司马韩愈,十四万大军,龙腾虎跃陷阵冲锋。攻下了蔡州,擒住叛贼献俘太庙,功业盖世皇上加恩无限;天子宣布裴度功劳第一,命令韩愈撰写赞辞。
韩愈在朝堂拜舞行礼接受诏命说歌功的文章他能够胜任。从来撰述都推崇大手笔,此事本不属佐吏的职司;既然自古有当仁不让的箴言,韩愈欣然领受圣上的旨意。天子听完这番言辞,频频点头大加赞许。韩公退朝后斋戒沐浴坐于小阁,笔蘸饱墨挥洒淋漓。推敲《尧典》《舜典》的古奥文字,化用《清庙》《生民》的庄严笔意。一纸雄文,别具一格,朝拜时铺展在玉陛丹墀。上表说“臣韩愈冒死呈览”,歌颂圣君贤相的功业,刻写在石碑之上。
碑高三丈字大如斗,灵鳌驼负,螭龙盘围。文句奇特语意深长,世俗难以理解;有人便向皇上进谗,诬蔑此文偏私失实。百尺长绳把韩碑拽倒,粗砂大石磨去了字迹。韩公此文浩浩真气却无法磨灭,已经深入众人的肝脾;正象那汤盘孔鼎的铭文,古器虽早就荡然无存,世间却永远流传着文辞。啊,圣王与贤相的不朽功勋,显耀人寰辉煌无比。韩公碑文倘不能昭示百代,宪宗的帝业,又怎得与三皇五帝遥相承继!我甘愿抄写一万本、吟诵一万遍,哪怕是我口角流沫,右手磨出茧皮!让它流传千秋万代,好作封禅的祭天玉检、明堂的万世基石。
注释
元和:唐宪宗年号。
轩、羲:轩辕、伏羲氏,代表三皇五帝。
列圣:前几位皇帝。
法宫:君王主事的正殿。
四夷:泛指四方边地。
淮西有贼:指盘踞蔡州的藩镇势力。
封狼:大狼。
貙、罴:野兽,喻指叛将。
都统:招讨藩镇的军事统帅。
天王旗:皇帝仪仗的旗帜。
愬武古通:愬,李愬;武,韩公武;古,李道古;通,李文通,四人皆裴度手下大将。
仪曹外郎:礼部员外郎李宗闵。
行军司马:指韩愈。
虎貔:猛兽。喻勇猛善战。
蔡:蔡州。
贼:指叛将吴元济。
无与让:即无人可及。
不訾:即“不赀”,不可估量。
日可麾:用鲁阳公与韩人相争援戈挥日的典故。此喻反叛作乱。麾通“挥”。
度:裴度。
从事:州郡官自举的僚属。
愈:韩愈。
为辞:指撰《平淮西碑》。
稽首:叩头。
蹈且舞:指古代臣子朝拜皇帝时手舞足蹈的一种礼节。
金石刻画:指为钟鼎石碑撰写铭文。
大手笔:指撰写国家重要文告的名家。
职司:指掌管文笔的翰林院。
屡颔天子颐:使皇帝多次点头称赞。颐,指面颊。
公:指韩愈。
斋戒:沐浴更衣。
濡染:浸沾。
点窜、涂改:运用的意思。
尧典、舜典:《尚书》中篇名。
清庙、生民:《诗经》中篇名。
破体:指文能改变旧体,另一说为行书的一种。
丹墀:宫中红色台阶。
昧死:冒死,上书用谦语。
圣功:指平定淮西的战功。
灵鳌:驭负石碑的,形似大龟。
蟠以螭:碑上所刻盘绕的龙类饰纹。
喻:领悟,理解。
谗:进言诋毁。
拽:用力拉。
磨治:指磨去碑上的刻文。
斯文:此文。
若:像。
元气:无法消毁的正气。
汤盘:商汤浴盆,《史记正义》:“商汤沐浴之盘而刻铭为戒”。
孔鼎:孔子先祖正考夫鼎。此以汤盘、孔鼎喻韩碑。
相与:相互。
赫:显耀。
淳熙:鲜明的光泽。
书:抄写。
胝:因磨擦而生厚皮,俗称老茧。
明堂基:明堂的基石
曷:何,怎么。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作者的诗词
风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春日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蜂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宓妃腰细才胜露,
赵后身轻欲倚风。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李商隐的名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出自《嫦娥》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出自《夜雨寄北》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出自《暮秋独游曲江》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出自《霜月》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出自《锦瑟》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出自《端居》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出自《锦瑟》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出自《春雨》
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出自《风雨》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出自《北青萝》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出自《寄令狐郎中》
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 :出自《代赠二首》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出自《蝉》
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 :出自《楚宫》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出自《陈后宫》
当关不报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 :出自《富平少侯》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出自《春雨》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出自《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出自《潭州》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出自《嫦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出自《乐游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出自《锦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出自《锦瑟》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出自《马嵬·其二》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出自《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出自《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出自《春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出自《夜雨寄北》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出自《夕阳楼》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出自《流莺》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出自《咏史二首·其一》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出自《咏史二首·其二》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出自《霜月》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 :出自《富平少侯》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出自《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出自《对雪二首》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出自《瑶池》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出自《端居》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出自《晚晴》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出自《对雪二首》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出自《辛未七夕》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出自《赠荷花》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出自《晚晴》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出自《柳》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出自《隋宫》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出自《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出自《柳》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出自《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出自《陈后宫》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出自《重过圣女祠》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出自《辛未七夕》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出自《寄令狐郎中》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出自《茂陵》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出自《咏史二首·其二》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出自《北青萝》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出自《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出自《晚晴》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出自《筹笔驿》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出自《忆梅》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出自《幽居冬暮》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出自《春雨》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出自《暮秋独游曲江》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出自《风雨》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出自《日射》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出自《观灯乐行》
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 :出自《楚宫》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出自《潭州》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出自《安定城楼》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出自《风雨》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出自《落花》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出自《日射》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出自《无题二首》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出自《隋宫》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出自《辛未七夕》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 :出自《茂陵》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出自《赠荷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出自《菊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出自《赠荷花》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出自《风雨》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自《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