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注释_解释
译文
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十分娇艳,养在深闺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
天生丽质、倾国倾城让她很难埋没世间,果然没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
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
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
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鬓发如云颜脸似花,头戴着金步摇。温暖的芙蓉帐里,与皇上共度春宵。
情深只恨春宵短,一觉睡到太阳高高升起。君王深恋儿女情温柔乡,从此再也不早朝。
承受君欢侍君饮,忙得没有闲暇。春日陪皇上一起出游,晚上夜夜侍寝。
后宫中妃嫔不下三千人,却只有她独享皇帝的恩宠。
金屋中梳妆打扮,夜夜撒娇不离君王;玉楼上酒酣宴罢,醉意更添几许风韵。
兄弟姐妹都因她列土封侯,杨家门楣光耀令人羡慕。
于是使得天下的父母都改变了心意,变成重女轻男。
骊山上华清宫内玉宇琼楼高耸入云,清风过处仙乐飘向四面八方。
轻歌曼舞多合拍,管弦旋律尽传神,君王终日观看,却百看不厌。
渔阳叛乱的战鼓震耳欲聋,宫中停奏霓裳羽衣曲。
九重宫殿霎时尘土飞扬,君王带着大批臣工美眷向西南逃亡。
车队走走停停,西出长安才百余里。
六军停滞不前,要求赐死杨玉环。君王无可奈何,只得在马嵬坡下缢杀杨玉环。
贵妃头上的饰品,抛撒满地无人收拾。翠翘金雀玉搔头,珍贵头饰一根根。
君王欲救不能,掩面而泣,回头看贵妃惨死的场景,血泪止不住地流。
秋风萧索扫落叶,黄土尘埃已消遁,回环曲折穿栈道,车队踏上了剑阁古道。
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无色,日月无光。
蜀地山清水秀,引得君王相思情。行宫里望月满目凄然,雨夜听曲声声带悲。
叛乱平息后,君王重返长安,路过马嵬坡,睹物思人,徘徊不前。
萋萋马嵬坡下,荒凉黄冢中,佳人容颜再不见,唯有坟茔躺山间。
君臣相顾,泪湿衣衫,东望京都心伤悲,信马由缰归朝堂。
回来一看,池苑依旧,太液池边芙蓉仍在,未央宫中垂柳未改。
芙蓉开得像玉环的脸,柳叶儿好似她的眉,此情此景如何不心生悲戚?
春风吹开桃李花,物是人非不胜悲;秋雨滴落梧桐叶,场面寂寞更惨凄。
兴庆宫和甘露殿,处处萧条,秋草丛生。宫内落叶满台阶,长久不见有人扫。
戏子头已雪白,宫女红颜尽褪。晚上宫殿中流萤飞舞,孤灯油尽君王仍难以入睡。
细数迟迟钟鼓声,愈数愈觉夜漫长。遥望耿耿星河天,直到东方吐曙光。
鸳鸯瓦上霜花重生,冰冷的翡翠被里谁与君王同眠?
阴阳相隔已一年,为何你从未在我梦里来过?
临邛道士正客居长安,据说他能以法术招来贵妃魂魄。
君王思念贵妃的情意令他感动。他接受皇命,不敢怠慢,殷勤地寻找,八面御风。
驾驭云气入空中,横来直去如闪电,升天入地遍寻天堂地府,都毫无结果。
忽然听说海上有一座被白云围绕的仙山。
玲珑剔透楼台阁,五彩祥云承托起。天仙神女数之不尽,个个风姿绰约。
当中有一人字太真,肌肤如雪貌似花,好像就是君王要找的杨贵妃。
道士来到金阙西边,叩响玉石雕做的院门轻声呼唤,让小玉叫侍女双成去通报。
太真听说君王的使者到了,从帐中惊醒。穿上衣服推开枕头出了睡帐。银屏与珠帘都依次打开。
半梳着云鬓刚刚睡醒,来不及梳妆就走下坛来,还歪带着花冠。
轻柔的仙风吹拂着衣袖微微飘动,就像霓裳羽衣的舞姿,袅袅婷婷。寂
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
含情凝视天子使,托他深深谢君王。马嵬坡上长别后,音讯颜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的姻缘早已隔断,蓬莱宫中的孤寂,时间还很漫长。
回头俯视人间,长安已隐,只剩尘雾。
只有用当年的信物表达我的深情,钿盒金钗你带去给君王做纪念。
金钗留下一股,钿盒留下一半,金钗劈开黄金,钿盒分了宝钿。
但愿我们相爱的心,就像黄金宝钿一样忠贞坚硬,天上人间总有机会再见。
临别殷勤托方士,寄语君王表情思,语中誓言只有君王与我知。
当年七月七日长生殿中,夜半无人,我们共起山盟海誓。
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即使是天长地久,也总会有尽头,但这生死遗恨,却永远没有尽期。
注释
汉皇:原指汉武帝刘彻。此处借指唐玄宗李隆基。唐人文学创作常以汉称唐。
重色:爱好女色。倾国:绝色女子。汉代李延年对汉武帝唱了一首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后来,“倾国倾城”就成为美女的代称。
御宇:驾御宇内,即统治天下。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杨家有女:蜀州司户杨玄琰,有女杨玉环,自幼由叔父杨玄珪抚养,十七岁(开元二十三年)被册封为玄宗之子寿王李瑁之妃。二十七岁被玄宗册封为贵妃。白居易此谓“养在深闺人未识”,是作者有意为帝王避讳的说法。
丽质:美丽的姿质。
六宫粉黛:指宫中所有嫔妃。粉黛: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粉以抹脸,黛以描眉。此代指六宫中的女性。无颜色:意谓相形之下,都失去了美好的姿容。
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西安市临潼区南的骊山下。唐贞观十八年(644)建汤泉宫,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天宝六载(747)扩建后改名华清宫。唐玄宗每年冬、春季都到此居住。
凝脂:形容皮肤白嫩滋润,犹如凝固的脂肪。《诗经·卫风·硕人》语“肤如凝脂”。
侍儿:宫女。
新承恩泽:刚得到皇帝的宠幸。
云鬓:《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形容女子鬓发盛美如云。金步摇:一种金首饰,用金银丝盘成花之形状,上面缀着垂珠之类,插于发鬓,走路时摇曳生姿。
芙蓉帐:绣着莲花的帐子。形容帐之精美。萧纲《戏作谢惠连体十三韵》:珠绳翡翠帷,绮幕芙蓉帐。
春宵:新婚之夜。
佳丽三千:《后汉书·皇后纪》: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乃至掖庭三千。言后宫女子之多。
金屋:《汉武故事》记载,武帝幼时,他姑妈将他抱在膝上,问他要不要她的女儿阿娇作妻子。他笑着回答说:“若得阿娇,当以金屋藏之。”
列土:分封土地。
可怜:可爱,值得羡慕。
骊宫:骊山华清宫。骊山在今陕西临潼。
凝丝竹:指弦乐器和管乐器伴奏出舒缓的旋律。
渔阳: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当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史安禄山的辖区。天宝十四载(755)冬,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鼙鼓:古代骑兵用的小鼓,此借指战争。
霓(ní)裳羽衣曲:舞曲名,据说为唐开元年间西凉节度使杨敬述所献,经唐玄宗润色并制作歌词,改用此
名。乐曲着意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和仙女形象。
九重城阙:九重门的京城,此指长安。烟尘生:指发生战事。阙,,意为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泛指宫殿或帝王的住所。《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
乘:一人一骑为一乘。
翠华: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帜,皇帝仪仗队用。司马相如《上林赋》:建翠华之旗,树灵鼍之鼓。百余里:指到了距长安一百多里的马嵬坡。
六军:指天子军队。
宛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缠绵的样子。蛾眉:古代美女的代称,此指杨贵妃。《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的花朵形首饰。委地:丢弃在地上。
翠翘:首饰,形如翡翠鸟尾。金雀:金雀钗,钗形似凤(古称朱雀)。玉搔头:玉簪。《西京杂记》卷二: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云栈:高入云霄的栈道。萦纡(yíngyū):萦回盘绕。剑阁:又称剑门关,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是由秦入蜀的要
道。此地群山如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诸葛亮相蜀时,凿石驾凌空栈道以通行。
峨嵋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玄宗奔蜀途中,并未经过峨嵋山,这里泛指蜀中高山。
行宫:皇帝离京出行在外的临时住所。
天旋地转:指时局好转。肃宗至德二年(757),郭子仪军收复长安。回龙驭:皇帝的车驾归来。
信马:意思是无心鞭马,任马前进。
太液:汉宫中有太液池。未央:汉有未央宫。此皆借指唐长安皇宫。
西宫南苑:皇宫之内称为大内。西宫即西内太极宫,南内为兴庆宫。玄宗返京后,初居南内。上元元年(760),权宦李辅国假借肃宗名义,胁迫玄宗迁往西内,并流贬玄宗亲信高力士、陈玄礼等人。
梨园弟子:指玄宗当年训练的乐工舞女。梨园:据《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时宫中教习音乐的机构,曾选\"坐部伎\"三百人教练歌舞,随时应诏表演,号称“皇帝梨园弟子”。
椒房:后妃居住之所,因以花椒和泥抹墙,故称。阿监:宫中的侍从女官。青娥:年轻的宫女。据《新唐书·百官志》,内官宫正有阿监、副监,视七品。
孤灯挑尽:古时用油灯照明,为使灯火明亮,过了一会儿就要把浸在油中的灯草往前挑一点。挑尽,说明夜已深。按,唐时宫延夜间燃烛而不点油灯,此处旨在形容玄宗晚年生活环境的凄苦。
迟迟:迟缓。报更钟鼓声起止原有定时,这里用以形容玄宗长夜难眠时的心情。
耿耿:微明的样子。欲曙天:长夜将晓之时。
鸳鸯瓦:屋顶上俯仰相对合在一起的瓦。房瓦一俯一仰相合,称阴阳瓦,亦称鸳鸯瓦。霜华:霜花。
翡翠衾:布面绣有翡翠鸟的被子谁与共:与谁共。
临邛:今四川邛崃县。鸿都:东汉都城洛阳的宫门
名,这里借指长安。《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二月,始置鸿都门学士。
致魂魄:招来杨贵妃的亡魂。
方士:有法术的人。这里指道士。殷勤:尽力。
排空驭气:即腾云驾雾。
穷:穷尽,找遍。碧落:即天空。黄泉:指地下。
海上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
玲珑:华美精巧。五云:五彩云霞。
绰约:体态轻盈柔美。《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
参差:仿佛,差不多。
金阙:《太平御览》卷六六。引《大洞玉经》:上清宫门中有两阙,左金阙,右玉阙。西厢:《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日庙。西厢在右。玉扃(jiong):玉门。即玉阙之变文。
小玉:吴王夫差女。双成:传说中西王母的侍女。这里皆借指杨贵妃在仙山的侍女。
九华帐:绣饰华美的帐子。九华:重重花饰的图案。言帐之精美。《宋书·后妃传》:自汉氏昭阳之轮奂,魏室九华之照耀。
珠箔:珠帘。银屏:饰银的屏风。逦迤:接连不断地。
新睡觉:刚睡醒。觉,醒。
袂(mèi):衣袖。
玉容寂寞:此指神色黯淡凄楚。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形容泪痕满面。
凝睇(dì):凝视。
昭阳殿: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寝宫。此借指杨贵妃住过的宫殿。
蓬莱宫: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这里指贵妃在仙山的居所。
人寰(huán):人间。
旧物:指生前与玄宗定情的信物。
寄将去:托道士带回。
钗留二句:把金钗、钿盒分成两半,自留一半。擘:分开。合分钿:将钿盒上的图案分成两部分。
重寄词:贵妃在告别是重又托他捎话。
两心知:只有玄宗、贵妃二人心里明白。
长生殿:在骊山华清宫内,天宝元年(742)造。按“七月”以下六句为作者虚拟之词。而所谓长生殿者,亦非华清宫之长生殿,而是长安皇宫寝殿之习称。
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据说只有一目一翼,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飞。
连理枝:两株树木树干相抱。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
恨:遗憾。绵绵:连绵不断。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 : 中华书局,2009-8-1:第28页
2、张傲飞编.唐诗宋词名家鉴赏大全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47页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者的诗词
小池二首
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映林馀景没,近水微凉生。
坐把蒲葵扇,闲吟三两声。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馀。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初出城留别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除夜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七夕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春雪
元和岁在卯,六年春二月。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
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寒销春茫苍,气变风凛冽。上林草尽没,曲江水复结。
红乾杏花死,绿冻杨枝折。所怜物性伤,非惜年芳绝。
上天有时令,四序平分别。寒燠苟反常,物生皆夭阏。
我观圣人意,鲁史有其说。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
上将儆政教,下以防灾孽。兹雪今如何,信美非时节。
白居易的名句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出自《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出自《梦微之》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出自《暮江吟》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出自《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出自《长相思·汴水流》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出自《白云泉》
泰山不要欺毫末,颜子无心羡老彭。 :出自《放言五首·其五》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出自《钱塘湖春行》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出自《琵琶行》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出自《琵琶行》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出自《琵琶行》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出自《长相思·汴水流》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 :出自《后宫词》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出自《村夜》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出自《春词》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出自《邯郸冬至夜思家》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出自《阴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出自《琵琶行》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 :出自《为薛台悼亡》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出自《上阳白发人》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出自《南浦别》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出自《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出自《琵琶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出自《长恨歌》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出自《雪夜小饮赠梦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自《琵琶行》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出自《草》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出自《望月有感》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自《暮江吟》
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出自《放言五首·其五》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出自《放言五首·其四》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出自《放言五首·其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出自《草》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出自《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出自《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出自《放言五首·其一》
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 :出自《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出自《雪夜小饮赠梦得》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出自《长恨歌》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出自《南浦别》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出自《青门柳》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出自《梦微之》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出自《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出自《寒食野望吟》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出自《村居苦寒》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出自《长恨歌》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出自《望月有感》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出自《望驿台》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出自《采莲曲》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出自《为薛台悼亡》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出自《买花》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出自《后宫词》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自《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出自《池上》
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出自《观游鱼》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出自《忆江南词三首》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出自《长恨歌》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出自《燕诗示刘叟》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出自《燕诗示刘叟》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出自《春题湖上》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出自《长恨歌》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出自《观刈麦》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出自《夜雪》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出自《南湖早春》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出自《江楼夕望招客》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出自《长恨歌》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出自《江楼夕望招客》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出自《春题湖上》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出自《卖炭翁》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出自《长恨歌》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出自《卖炭翁》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出自《杨柳枝二首》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出自《问刘十九》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出自《微雨夜行》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出自《重阳席上赋白菊》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出自《早冬》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出自《早冬》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出自《杨柳枝词》
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出自《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出自《夜雪》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出自《村居苦寒》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出自《长恨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出自《琵琶行》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粱。 :出自《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出自《清明夜》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出自《寒食野望吟》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出自《草》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钱塘湖春行》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出自《早冬》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出自《采莲曲》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出自《大林寺桃花》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出自《钱塘湖春行》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出自《春题湖上》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出自《南湖早春》
龟灵未免刳肠患,马失应无折足忧。 :出自《放言五首·其二》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出自《牡丹芳》
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 :出自《彭蠡湖晚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出自《问刘十九》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 :出自《琴茶》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出自《山泉煎茶有怀》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出自《琵琶行》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出自《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出自《寒食野望吟》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出自《青门柳》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出自《望驿台》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出自《长恨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出自《放言五首·其四》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出自《上阳白发人》
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 :出自《垂钓》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出自《春题湖上》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出自《早冬》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出自《南湖早春》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出自《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出自《长恨歌》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出自《长恨歌》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出自《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出自《琵琶行》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出自《放言五首·其一》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自《琵琶行》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出自《村夜》
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平。 :出自《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出自《望月有感》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出自《长恨歌》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出自《村居苦寒》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出自《京兆府栽莲》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出自《长恨歌》
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 :出自《彭蠡湖晚归》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出自《燕诗示刘叟》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出自《咏菊》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出自《村居苦寒》
三年遇寒食,尽在洛阳城。 :出自《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出自《燕诗示刘叟》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出自《母别子》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出自《燕诗示刘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出自《琵琶行》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出自《与元九书》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出自《大林寺桃花》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出自《钱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忆江南·江南好》
创作背景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县尉。一日,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到马嵬驿附近的仙游寺游览,谈及李隆基与杨贵妃事。王质夫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何如?”于是,白居易写下了这首长诗。
参考资料:
1、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7-1:第7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