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秋登兰山寄张五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孟浩然 唐代诗词 秋登兰山寄张五

qiū dēng lán shān zhāng

běi shān bái yún yǐn zhě yuè xiāngwàng shì dēng gāo xīn suí yàn fēi miè ((shì zuòshǐ ))chóu yīn báoxīngshì qīng qiū shí jiànguī cūn rén shāhángtóuxiē tiān biānshù ruòjiāng pàn zhōu yuè dāngzǎijiǔ lái gòngzuì zhòngyáng jié

译文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

兰山:一作“万山”。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北:一作“此”。隐者:指张五。

相望:互相遥望。试:一作“始”。

“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

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一作“清境”。

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渡头:犹渡口。过河的地方。

“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荠:荠菜。洲:又作“舟”。

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23

2、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67-69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作者的诗词

孟浩然的诗词

襄阳公宅饮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

送桓子之郢城礼

闻君驰綵骑,躞蹀指南荆。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

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

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孟浩然的名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自《宿建德江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出自《晚泊浔阳望庐山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出自《岁暮归南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出自《过故人庄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出自《过故人庄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出自《送朱大入秦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出自《清明即事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出自《他乡七夕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出自《送杜十四之江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出自《过故人庄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出自《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出自《岁暮归南山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出自《宿建德江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出自《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出自《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出自《田家元日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出自《都下送辛大之鄂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出自《高阳池送朱二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出自《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出自《高阳池送朱二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出自《春中喜王九相寻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出自《送杜十四之江南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出自《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出自《彭蠡湖中望庐山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出自《南归阻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春晓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春晓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出自《秋宵月下有怀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出自《南归阻雪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出自《高阳池送朱二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出自《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出自《与诸子登岘山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出自《他乡七夕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出自《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出自《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出自《他乡七夕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出自《田家元日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出自《春中喜王九相寻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出自《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出自《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出自《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出自《田园作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出自《夜归鹿门山歌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出自《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出自《春中喜王九相寻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出自《送陈七赴西军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出自《田家元日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出自《田园作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出自《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自《过故人庄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参考资料:

1、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0-61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560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