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崔曙 唐代诗词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jiǔ dēng wàng xiān táichéng liú míng róng

hàn wén huáng yǒugāo táidēng lín shǔ kāi sān jìn yún shān jiē běi xiàng èr líng fēng dōng lái guān mén língyǐn shéinéngshíshàngxiān wēng huí qiějìn xún péngzǎi táorán gòngzuì huā bēi

韵译

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

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

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

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散译

汉文帝在这里筑了一座高台,今天我来到台上时,太阳才刚出来。

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

函谷关尹子潜修有道,又有谁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

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

注释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

高台:指望仙台。

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

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

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

关:函谷关。令尹: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

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

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

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参考资料:

1、李星.唐诗三百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9:157-158

2、江龙.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502-503

作者简介:

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等都是极佳的对句。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作者的诗词

崔曙的诗词

颍阳东溪怀古

灵溪氛雾歇,皎镜清心颜。空色不映水,秋声多在山。

世人久疏旷,万物皆自闲。白鹭寒更浴,孤云晴未还。

昔时让王者,此地闭玄关。无以蹑高步,凄凉岑壑间。

山下晚晴

寥寥远天净,溪路何空濛。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

云尽山色暝,萧条西北风。故林归宿处,一叶下梧桐。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送薛据之宋州

无媒嗟失路,有道亦乘流。客处不堪别,异乡应共愁。

我生早孤贱,沦落居此州。风土至今忆,山河皆昔游。

一从文章事,两京春复秋。君去问相识,几人今白头。

缑山庙

遗庙宿阴阴,孤峰映绿林。步随仙路远,意入道门深。

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只闻风竹里,犹有凤笙音。

崔曙的名句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出自《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某个重阳节,作者同友人刘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赏着那壮美得风景,不禁浮想联翩,于是写下此诗,向友人寄出愿与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参考资料:

1、任犀然.唐诗三百首:华文出版社,2009:116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563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