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送杨氏女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韦应物 唐代诗词 送杨氏女

sòng yáng shì

yǒng fāng chū hángyōu yōu jīn yǒuhángjiāng qīng zhōu ěr bèi shì niàn róu yòu wéichángsuǒ liǎng biéxiū duì jiézhōngcháng wǎng nánliú xiǎo quēnèixùn shì yōu lài tuō língmén rènshù yóu pín jiǎn chéng suǒ shàng cóng dàizhōu xiào gōng zūn dào róng zhǐ shùn yóu biézài jīn chén jiàněr dāngqiū xián shǐ qiǎn lín gǎn nánshōu guī lái shì yòu líng lèi yuán yīng liú

译文

我整日忧郁而悲悲戚戚,女儿就要出嫁遥远地方。

今天她要远行去做新娘,乘坐轻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尝尽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抚养。

妹妹从小全靠姐姐养育,今日两人作别泪泣成行。

面对此情景我内心郁结,女大当嫁你也难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训,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担忧。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门第,信任怜恤不挑剔你过失。

安贫乐俭是我一贯崇尚,嫁妆岂能做到周全丰厚。

望你孝敬长辈遵守妇道,仪容举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们父女就要离别,再见到你不知什么时候。

闲居时忧伤能自我排遣,临别感伤情绪一发难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单小女,悲哀泪水沿着帽带滚流。

注释

杨氏女:指女儿嫁给杨姓的人家。

永日:整天。戚戚:悲伤忧愁。

行:出嫁。悠悠:遥远。

溯:逆流而上。

尔辈:你们,指两个女儿。无恃:指幼时无母。

幼为长所育:此句下有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指小女是姐姐抚育大的。

结中肠:心中哀伤之情郁结。

义往:指女大出嫁,理应前往夫家。

自小阙内训:此句下有注:“言早无恃。”阙:通“缺”。内训:母亲的训导。

事姑:侍奉婆婆。贻:带来。 

令门:好的人家,或是对其夫家的尊称。这里指女儿的夫家。

任恤:信任体恤。庶:希望。尤:过失。

尚:崇尚。

资从:指嫁妆。待:一作“在”。周:周全,完备。

容止:这里是一举一动的意思。猷:规矩礼节。

尔:你,指大女儿。当何秋:当在何年。

居闲:闲暇时日。自遣:自我排遣。

临感:临别感伤。

零泪:落泪。缘:通“沿”。缨:帽的带子,系在下巴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442 .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作者的诗词

韦应物的诗词

酬韩质舟行阻冻

晨坐枉嘉藻,持此慰寝兴。中获辛苦奏,长河结阴冰。
皓曜群玉发,凄清孤景凝。至柔反成坚,造化安可恒。
方舟未得行,凿饮空兢兢。寒苦弥时节,待泮岂所能。
何必涉广川,荒衢且升腾。殷勤宣中意,庶用达吾朋。

清都观答幼遐

逍遥仙家子,日夕朝玉皇。兴高清露没,渴饮琼华浆。
解组一来款,披衣拂天香。粲然顾我笑,绿简发新章。
泠泠如玉音,馥馥若兰芳。浩意坐盈此,月华殊未央。
却念喧哗日,何由得清凉。疏松抗高殿,密竹阴长廊。
荣名等粪土,携手随风翔。

陪王郎中寻孔征君

俗吏闲居少,同人会面难。偶随香署客,来访竹林欢。
暮馆花微落,春城雨暂寒。瓮间聊共酌,莫使宦情阑。

感事

霜雪皎素丝,何意坠墨池。青苍犹可濯,黑色不可移。
女工再三叹,委弃当此时。岁寒虽无褐,机杼谁肯施。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同心忽已别,昨事方成昔。幽径还独寻,绿苔见行迹。
秋斋正萧散,烟水易昏夕。忧来结几重,非君不可释。

韦应物的名句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出自《寄李儋元锡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出自《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出自《滁州西涧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出自《秋夜寄邱员外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出自《寄李儋元锡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出自《赋得暮雨送李胄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出自《闻雁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出自《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出自《长安遇冯著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出自《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出自《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出自《送杨氏女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出自《东郊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出自《夏花明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出自《滁州西涧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出自《闻雁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出自《夕次盱眙县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出自《寄李儋元锡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出自《东郊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出自《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出自《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出自《夕次盱眙县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出自《送杨氏女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出自《送杨氏女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出自《寒食寄京师诸弟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出自《寒食寄京师诸弟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出自《观田家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出自《观田家

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 :出自《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出自《寄全椒山中道士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出自《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出自《赋得暮雨送李胄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出自《东郊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出自《观田家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出自《观田家

创作背景

  诗人早年丧妻,留下两小女相依为命,父女感情颇为深厚。此时大女儿要嫁的夫家路途遥远,当此离别之际,心中自然无限感伤。然而女儿出嫁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临行前,诗人万千叮咛,谆谆告诫:要遵从礼仪、孝道,要勤俭持家。其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参考资料:

1、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 :17-18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5641.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