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红蓼花繁注释_解释
译文
蓼花红艳繁簇,芦叶衰黄零乱,夜深了,白露刚刚降下来。秋高云淡,境界空阔,楚江一片清澈。一个人乘着孤单的小船,优哉游哉地驶过烟雾迷离的沙岸小洲。垂钓江中,悬着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中拉起,倒映水中的星星,似乎也被牵动起来了。
当小船行在水上的时候,不时地吹着横笛,有清风明月相伴,已忘却了人与自然的区别。任凭人家笑我如泛梗飘萍的生涯。酒刚喝过不妨醉卧,世间的烦劳之事,虽有耳朵又何必去听?秋江风静,水波不兴,尽管太阳高高升起,我还躺在枕上,酒意刚醒。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双调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韵,后片五平韵。又有“满庭霜”“锁阳台”等别名。
红蓼(liǎo):草名。蓼的一种。多生水边,花呈淡红色。唐杜牧《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诗:“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玉露初零:白露开始下降。玉露,指秋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在农历初秋上旬,此指“白露”前后。
霁天:晴朗的天空。唐宋之问《玩郡斋海榴》诗:“泽国韶气早,开帘延霁天。”
楚江:楚境内的长江。唐李白《望天门山》诗:“ 天门 中断 楚 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
烟渚:雾气笼罩的洲渚。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沙汀:水边或水中的平沙地。南朝梁江淹《灵丘竹赋》:“郁春华于石岸,赩夏彩于沙汀。”
皓月:犹明月。南朝宋谢庄《月赋》:“情纡轸其何托,愬皓月而长歌。”
忘形:不拘形迹。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生涯:生活。北周庾信《谢赵王赉丝布等启》:“望外之恩,实符大赉;非常之锡,乃溢生涯。”
泛梗飘萍:喻生活漂泊不定。《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土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后因以“泛梗”喻漂泊。
尘劳事:佛家语。谓扰乱身心的俗事。《圆觉经疏钞》:“尘是六尘,劳谓劳倦,由尘成劳,故名‘尘劳’。”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31-832
2、徐培均 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84-88
作者简介: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作者的诗词
睡足轩二首
长年忧患百端慵,开斥僧坊颇有功。
地撤蔽亏僧界净,人除荒秽玉奁空。
青天并入挥毫里,白鸟时兴隐几中。
最是人间佳绝处,梦残风铁响丁东。
次韵邢敦夫秋怀十首
渤海有巨鳌,其颠冠嵯峨。
宿昔尝小拚,八弦相荡摩。
忽遭龙伯人,一举空潮波。
取皮煎作胶,清此昆仑河。
踏莎行
晓树啼莺,晴洲落雁。酒旗风飐村烟淡。山田过雨正宜耕,畦塍处处春泉漫。
踏翠郊原,寻芳野涧。风流旧事嗟云散。楚山谁遣送愁来,夕阳回首青无限。
兰陵王
雨初歇。帘卷一钩淡月。望河汉、几点疏星,冉冉纤云度林樾。此景清更绝。谁念温柔蕴结。孤灯暗,独步华堂,蟋蟀莎阶弄时节。
沈思恨难说。忆花底相逢,亲赠罗缬。春鸿秋雁轻离别。拟寻个锦鳞,寄将尺素,又恐烟波路隔越。歌残唾壶缺。
凄咽。意空切。但醉损琼卮,望断蔗瑶阙。御沟曾解流红叶。待何日重见,霓裳听彻。彩楼天远,夜夜襟袖染啼血。
钗头凤(别武昌)
临丹壑。凭高阁。闲吹玉笛招黄鹤。空江暮。重回顾。一洲烟草,满川云树。住住住。
江风作。波涛恶。汀兰寂寞岸花落。长亭路。尘如雾。青山虽好,朱颜难驻。去去去。
秦观的名句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出自《踏莎行·郴州旅舍》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自《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出自《如梦令·春景》
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 :出自《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
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 :出自《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玉楼深锁薄情种。清夜悠悠谁共。 :出自《桃源忆故人·玉楼深锁薄情种》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出自《满庭芳·山抹微云》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出自《八六子·倚危亭》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 :出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出自《行香子·树绕村庄》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出自《满庭芳·山抹微云》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出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出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出自《满庭芳·碧水惊秋》
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出自《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出自《千秋岁·水边沙外》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出自《好事近·梦中作》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出自《满庭芳·山抹微云》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出自《春日》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出自《满庭芳·碧水惊秋》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出自《三月晦日偶题》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出自《纳凉》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出自《踏莎行·郴州旅舍》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出自《望海潮·洛阳怀古》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出自《满庭芳·碧水惊秋》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出自《满庭芳·碧水惊秋》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出自《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出自《好事近·梦中作》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出自《春日》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出自《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出自《点绛唇·桃源》
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 :出自《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出自《好事近·梦中作》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出自《满庭芳·碧水惊秋》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出自《如梦令·春景》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出自《还自广陵》
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 :出自《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出自《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出自《满庭芳·碧水惊秋》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出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出自《纳凉》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出自《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 :出自《点绛唇·桃源》
创作背景
此词当作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当时秦观谪处郴州(今属湖南)。秦观在宋元丰元年(1078年)落第后,曾受到世俗的讥笑。这让他感到甚为痛苦,常借助饮酒麻痹自己的心灵。此时谪处郴州,这种痛苦心情依然萦绕于其心头。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831-832
2、徐培均 罗立刚.秦观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3: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