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苔枝缀玉注释_解释
译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注释
疏影:词牌名,姜夔的自度曲。
辛亥: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
载雪:冒雪乘船。诣:到。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授简索句:给纸索取诗调。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把玩:指反复欣赏。
二妓:乐工和歌妓。肆习:学习。
《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注》:“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
⑾“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翠禽,翠鸟。晋郭璞《客傲》:“夫攀骊龙之髯,抚翠禽之毛,而不得绝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闻也。”
客里:离乡在外期间。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白石是江西人,当时住苏州。
黄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犹记”三句:用寿阳公主事。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
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恁(nèn)时:那时候。南唐冯延巳《忆江南》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参考资料:
1、贺新辉 等.宋词名篇赏析.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655-656
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作者的诗词
三高祠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浣溪沙 其二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清波引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玉梅令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姜夔的名句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自《暗香·旧时月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出自《姑苏怀古》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出自《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出自《钓雪亭》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出自《钓雪亭》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出自《庆宫春·双桨莼波》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出自《暗香疏影》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出自《暗香疏影》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参考资料:
1、贺新辉 等.宋词名篇赏析.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6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