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齐天乐·蟋蟀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姜夔 宋代诗词 齐天乐·蟋蟀

tiān ··shuài

bǐng chén suì zhāng gōng huìyǐnzhāng zhī táng wén jiānshuài yǒushēng gōng yuētóngshòu zhě gōng xiān chéng shènměi péi huí huā jiānyǎng jiànqiū yuè dùnyōu xún shuài zhōngwéizhī shàn dǒuhǎoshì zhě huò sān èr shí wànqián zhì méi lòu xiàng 齿chǐ wéilóu guānzhù zhī lángxiān yín chóu gēngwén lòu湿shī tóng táiqīn shíjǐng shì zēngtīng chǔāi yīn zhèngmián xún zhù píngshān liángshènqíng 西chuāng yòu chuī àn wéishéipín duàn xiāngzhēn chǔ hòu guǎn yíng qiū gōng diào yuè biéyǒushāng xīn shùbīn shī màn xiào dēng shì jiānér xiě qín shēng shēng gēng

译文

诗人庾信先是在吟《愁赋》,接着又听到一阵凄切的私语声,原来是蟋蟀在叫。露水打湿了门上的铜环,青苔侵入了井边的石板,这些地方都曾听到过它的叫声。哀怨的声音好像是在倾诉着什么,正当思妇失眠,起来寻找机杼,想织锦书寄给远方的时候。在列着画有青山的曲折屏风的闺房里,夜气凉透,孤居独宿,那是怎么样的心情啊!

黑暗中西窗外又刮起了风雨,为什么这虫声老是应和着砧杵声,断断续续地响个不停呢?它在旅舍里迎接寒秋,在离宫中凭吊冷月,该是另有许多伤心的事罢!《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曾描写过它,那些诗句像是率意而为之的。可笑的是世上那些无知小儿女,他们蹲在篱笆旁,兴高采烈地喊叫着:快拿灯来,有蟋蟀!殊不知如果将此虫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地弹奏出来,听上去一定是更加悲苦的。

注释

齐天乐:词牌名又名《台城路》、《五福降中天》、《如此江山》。《清真集》、《白石道人歌曲》、《梦窗词集》并入“正宫”(即“黄钟宫”)。兹以姜词为准,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六仄韵。前片第七句、后片第八句第一字是领格,例用去声。亦有前后片首句有不用韵者。

丙辰岁: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名镃.张俊孙,有《南湖集》。张达可,张链旧字时可,与达可连名,疑是兄弟。

裴回:即徘徊。

中都:犹言都内,指杭州。

庾郎:指庾信,曾作《愁赋》,今唯存残句。

铜铺:装在大门上用来衔环的铜制零件。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砧杵(zhēnchǔ):捣衣石和棒槌。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bīn)诗:指《诗·豳风·七月》,其中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句。

漫与:率意而为之。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姜夔自注,“宜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参考资料:

1、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 第222-224页

2、吕明涛,谷学彝编著. 宋词三百首 .北京:中华书局, 2009.7: 第217-218页

作者简介: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作者的诗词

姜夔的诗词

三高祠

越国霸来头已折,洛京归后梦犹惊。

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

浣溪沙 其二

春点疏梅雨后枝。剪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清波引

大别之幽处,无一日不在心目间。胜友二三,极意吟尝。朅来湘浦,岁晚凄然,步绕园梅,摛笔以赋
冷云迷浦。倩谁唤、玉妃起舞。岁华如许。野梅弄眉妩。屐齿印苍藓,渐为寻花来去。自随秋雁南来,望江国、渺何处。
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故人知否。抱幽恨难语。何时共渔艇,莫负沧浪烟雨。况有清夜啼猿,怨人良苦。

玉梅令

曰范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夜行船(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姜夔的名句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自《暗香·旧时月色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 :出自《姑苏怀古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罗袜。 :出自《八归·湘中送胡德华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出自《钓雪亭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出自《扬州慢·淮左名都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出自《琵琶仙·双桨来时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出自《钓雪亭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出自《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出自《庆宫春·双桨莼波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出自《暗香疏影

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出自《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 :出自《暗香疏影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出自《过垂虹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出自《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强携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出自《淡黄柳·空城晓角

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 :出自《翠楼吟·淳熙丙午冬

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 :出自《念奴娇·闹红一舸

创作背景

  姜夔此词,前小序可知,词作于丙辰年是宋宁宗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张功父即张鎡.他先赋《满庭芳·促织儿》,写景状物“心细如丝发”,曲尽形容之妙;姜夔则另辟蹊径,别创新意。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1725-1726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400.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