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送春注释_解释
译文
楼外垂杨千条万缕,仿佛要拴住春天的脚步,春天却匆匆而过不曾稍停。只有柳絮仍然在风里飘飞,它随春风要看春归向何处?
绿色的山川只听杜鹃乌啼叫,它本是无情的鸟,凄厉的叫声岂不也在为人愁苦。举杯送别春天,春天却不语,黄昏时候却下起了潇潇细雨。
注释
系:拴住。
青春:大好春光。隐指词人青春年华。
少住:稍稍停留一下。
犹自:依然。
杜宇:杜鹃鸟。
便作:即使。
莫也:岂不也。
“把酒”句:把酒,举杯;把,持、拿。送春,阴历三月末是春天最后离去的日子,古人有把酒浇愁以示送春的习俗。此句与王灼《点绛唇》“试来把酒留春住,问春无语,席卷西山雨”写法相似。
潇潇雨:形容雨势之疾。
参考资料:
1、王丽珍.《婉约词》.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46-147
2、徐庆宜.《唐宋词三百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72
3、包杰.《宋词意译新探》.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131
4、刘敬圻,诸葛忆兵.《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词传·宋代女词人词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56
5、王友胜.《宋词三百首新编》.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241
6、罗漫.《宋词新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52
7、李晓丽.《国人必读宋词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16
8、兰世雄.《唐宋诗词名句鉴赏》.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273
9、何宝民.《中国诗词曲赋辞典》.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761
作者简介: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作者的诗词
咏桂四首 其四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秋清在一时。
掬水月在手
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
写
淡月疏云九月天,醉霜危叶坠江寒。孤窗镇日无聊赖,编辑诗词改抹看。
夏雨生凉三首 其一
烈日如焚正蕴隆,黑云载雨泻长空。搜龙霹雳一声歇,庭竹潇潇来好风。
柳
高缕千丝纤暖风,带烟笼雾市桥东。
绾成幽恨斜阳里,折断离情细雨中。
朱淑真的名句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出自《蝶恋花·送春》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出自《减字木兰花·春怨》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 :出自《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出自《江城子·赏春》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出自《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 :出自《江城子·赏春》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出自《清平乐·夏日游湖》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出自《蝶恋花·送春》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出自《江城子·赏春》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出自《蝶恋花·送春》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出自《蝶恋花·送春》
创作背景
朱淑真在少女时有一段纯美的爱情,但婚后生活却十分不如意,最后忧郁而终。这首词正是她对昔日美好生活一去不复返的追恋哀伤不已的反映。
参考资料:
1、徐德琳,李红梅.《历代词选》.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