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踏莎行·春暮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寇准 宋代诗词 踏莎行·春暮

suōháng··chūn

chūn jiānglán yīng shēng jiànlǎo hóngyīng jìnqīng méi xiǎo huà táng rén jìng mēngmēngpíngshān bàn yǎn xiāng niǎo yuēchén chén qíng yǎo yǎo líng huā chén mǎn yōng jiāngzhào lóu xiāo hún chángkōngàn dàn lián fāng cǎo

译文

春色将尽,莺声燕语渐渐不闻,满地落花堆积,稀疏的青梅斜挂枝头,眼见到了春末夏初了。濛濛细雨中,一个消瘦的女子静静地独立在画阁外,眼前的屏风半掩着厅堂,惟见缕缕沉香从屏风后袅袅散来,更添了几分幽幽的心事。

遥想当年依依惜别时的深情约定啊。如今一别经年,依然杳无音讯,可晓得我这份断肠的思念吗?妆奁久未开,菱饰尘灰满,眼下竟然连照镜的心都懒了。只是落寞地倚在栏杆上,心下纵有万语千言,却又向谁人说起?惟有无语凝噎,暗自销魂罢了。天空灰蒙蒙的,黯然地衔着绵绵不尽的芳草,一如我的思念。

注释

踏莎(suō)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

阑(lán):残,尽,晚。

红英:红花。南唐李煜《采桑子》词:“亭前春逐红英尽。”

屏山:指屏风。唐温庭筠《南歌子》词:“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鸳枕映屏山。”

密约:指男女之间互诉衷情,暗约佳期。沉沉:深沉。此指重大之事,即终身之事。

杳(yǎo)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指菱花镜,亦泛指镜子。慵(yōng)将照:懒得拿起镜子来照。慵:懒散。将:拿。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参考资料:

1、史杰鹏.宋词三百首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11

2、曾冬 张淑平.宋词素描(典藏版).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13

作者简介:

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 (1023) 九月,又贬寇准衡州司马,是时寇准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作者的诗词

寇准的诗词

夜望

南亭闲坐欲忘机,望久前村岛屿微。

数点寒灯起烟浪,江艇应见夜渔归。

甘草子

春早。柳丝无力,低拂青门道。暖日笼啼鸟。初坼桃花小。遥望碧天净如扫。曳一缕、轻烟缥缈。堪惜流年谢芳草。任玉壶倾倒。

春雨

漠漠霏霏着柳条,轻寒争信杏花娇。

江南二月如烟细,谁正春愁在丽谯。

春望书事

因晴每日向吟台,纵目山城景象开。

白鸟静投沙浦去,落花闲逐野泉来。

客愁已被杨烟染,春色难甘蜀魄催。

看即流芳无处问,但将馀兴殢黄醅。

春晚书事

春尽江天景寂寥,思乡还共楚云过。

林花经雨香犹在,堤柳无风絮自飘。

水国独惭临县邑,烟郊争合负渔樵。

青梅时节迟归计,且逐馀芳殢酒瓢。

寇准的名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出自《咏华山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出自《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 :出自《江南春·波渺渺

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 :出自《江南春·波渺渺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出自《咏华山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出自《书河上亭壁

创作背景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寇凖被贬为青州知府,任职之际,他为了表达自己仕途坎坷以及对政坛、对君上难以割舍的情怀和自家的失落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褚斌杰.中国历代诗词精品鉴赏 (中册).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477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53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