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望海潮·东南形胜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柳永 宋代诗词 望海潮·东南形胜

wàng hǎi cháo ··dōng nán xíng shèng

dōng nán xíng shèngsān huìqián táng fánhuáyān liǔ huà qiáo fēng lián cuì cānchāshí wànrén jiāyún shù rào shātāo juànshuāng xuě tiān qiànshì liè zhū yíng luó jìng háo shē zhòngdié yǎn qīng jiā yǒusān qiū guì shí huā qiāng guǎn nòngqíng líng fàn diào sǒu lián qiān yōng gāo chéngzuì tīng xiāo yín shǎng yān xiá jiānghǎojǐngguī fèng chí kuā

译文

  杭州地理位置重要,风景优美,是三吴的都会。这里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钱塘江沙堤,澎湃的潮水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宽广的江面一望无涯。市场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秋天桂花飘香,夏季十里荷花。晴天欢快地吹奏羌笛,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巡察归来的长官。在微醺中听着箫鼓管弦,吟诗作词,赞赏着美丽的水色山光。他日把这美好的景致描绘出来,回京升官时向朝中的人们夸耀。

注释

三吴:即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三郡,在这里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区。

钱塘:即今浙江杭州,古时候的吴国的一个郡。

烟柳:雾气笼罩着的柳树。

画桥:装饰华美的桥。

风帘:挡风用的帘子。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参差:参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近似;高下不齐貌。

云树:树木如云,极言其多。

怒涛卷霜雪:又高又急的潮头冲过来,浪花像霜雪在滚动。

天堑:天然沟壑,人间险阻。一般指长江,这里借指钱塘江。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重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巘(yǎn):大山上之小山。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峦。此指西湖周围的山。巘:小山峰。

清嘉:清秀佳丽。

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农历九月。王勃《滕王阁序》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望海潮》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诗经·王风·采葛》有“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载,谁谓历三秋!”

羌管(qiāng):即羌笛,羌族之簧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弄:吹奏。

菱歌泛夜:采菱夜归的船上一片歌声。菱:菱角。泛:漂流。

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将军之旌,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这里指高官孙何。

吟赏烟霞:歌咏和观赏湖光山色。烟霞:此指山水林泉等自然景色。

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番景致描绘出来。异日:他日,指日后。图:描绘。

凤池:全称凤凰池,原指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指朝廷。

参考资料:

1、李华 .宋词三百首详注 .南昌市阳明路310号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3年2月第3版第17次印刷 :12-13 .

2、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7-18页 .

3、李静 等 .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北京 :华文出版社 ,2009年11月版 :第215-216页 .

作者简介: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作者的诗词

柳永的诗词

其二

玉[土戚]金阶舞舜干。朝野多欢。九衢三市风光丽,正

万家、急管繁弦。凤楼临

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熊妍。忍负芳年。笑筵歌连席连昏昼,任旗亭

、斗酒十千。赏心何处好

,惟有尊前。

瑞鹧鸪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裤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䰞海歌

䰞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䰞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乾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咸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䰞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馀财罢盐铁。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诉衷情·一声画角日四曛

一声画角日四曛。催促掩朱门。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

魂。

年渐晚,雁空频。问无因。思心欲碎,愁泪难收,又是黄

昏。

雪梅香·景萧索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柳永的名句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出自《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出自《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出自《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出自《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夜雨滴空阶,孤馆梦回,情绪萧索。 :出自《尾犯·夜雨滴空阶

千娇面、盈盈伫立,无言有泪,断肠争忍回顾。 :出自《采莲令·月华收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

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出自《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出自《二郎神·炎光谢

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 :出自《定风波·自春来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出自《望海潮·东南形胜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

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出自《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出自《定风波·自春来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出自《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翠娥执手送临歧,轧轧开朱户。 :出自《采莲令·月华收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出自《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出自《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出自《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出自《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 :出自《尾犯·夜雨滴空阶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出自《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出自《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出自《甘草子·秋暮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 :出自《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出自《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 :出自《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 :出自《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出自《望海潮·东南形胜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出自《雨霖铃·寒蝉凄切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出自《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 :出自《破阵乐·露花倒影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出自《甘草子·秋暮

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 :出自《尾犯·夜雨滴空阶

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出自《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出自《望海潮·东南形胜

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 :出自《双声子·晚天萧索

最无端处,总把良宵,只恁孤眠却。 :出自《尾犯·夜雨滴空阶

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出自《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出自《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 :出自《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 :出自《破阵乐·露花倒影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 :出自《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创作背景

  柳永一直不得志,为见老朋友孙何,便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东南形胜》。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参考资料:

1、周汝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第355-357页 .

2、陆林编注 .宋词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11月版 :第17-18页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589.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