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韦庄 唐代诗词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mán ··hónglóu biékān chóu chàng

hónglóu biékān chóu chàng xiāng dēng bàn juànliú zhàng cán yuè chū mén shí měi rén lèi jīn cuì xián shànghuáng yīng quàn zǎo huánjiā绿chuāng rén huā

译文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注释

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女所居。

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香灯: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

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干车马、帐帐等物上。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琵琶:初创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人我国。后经改造,团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八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垃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观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乐器。

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

弦上黄莺语:此句是指琵琶之声犹如黄莺的啼叫。

绿窗:绿色纱窗。指贫女的闺室。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

据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记载。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作者的诗词

韦庄的诗词

春日

忽觉东风景渐迟,野梅山杏暗芳菲。落星楼上吹残角,
偃月营中挂夕晖。旅梦乱随蝴蝶散,离魂渐逐杜鹃飞。
红尘遮断长安陌,芳草王孙暮不归。

北原闲眺

春城回首树重重,立马平原夕照中。五凤灰残金翠灭,
六龙游去市朝空。千年王气浮清洛,万古坤灵镇碧嵩。
欲问向来陵谷事,野桃无语泪花红。

岁除对王秀才作

我惜今宵促,君愁玉漏频。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
雪向寅前冻,花从子后春。到明追此会,俱是隔年人。

过扬州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花发洞中春日永,
月明衣上好风多。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悼亡姬

凤去鸾归不可寻,十洲仙路彩云深。若无少女花应老,

为有姮娥月易沈。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

湘江水阔苍梧远,何处相思弄舜琴。

韦庄的名句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出自《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出自《台城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出自《台城

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 :出自《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出自《女冠子·四月十七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出自《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出自《金陵图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 :出自《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出自《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出自《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出自《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出自《江外思乡

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出自《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阑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出自《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出自《思帝乡·春日游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出自《思帝乡·春日游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出自《长安清明

有个娇娆如玉,夜夜绣屏孤宿,闲抱琵琶寻旧曲,远山眉黛绿。 :出自《谒金门·春漏促

暗相思,无处说,惆怅夜来烟月。 :出自《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出自《古离别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出自《女冠子·昨夜夜半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出自《与小女

清晓妆成寒食天,柳球斜袅间花钿,卷帘直出画堂前。 :出自《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出自《与小女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出自《女冠子·四月十七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出自《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出自《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出自《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出自《章台夜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出自《登咸阳县楼望雨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出自《江外思乡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出自《金陵图

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 :出自《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出自《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出自《章台夜思

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出自《归国遥·春欲晚

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稏肥。 :出自《稻田

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出自《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出自《长安清明

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 :出自《归国遥·春欲晚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出自《古离别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出自《长安清明

创作背景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创作于韦庄浪迹江南一带时,思乡怀念妻子的惆怅心情。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

参考资料:

1、王寅生,张福海 .问世间情是何物:爱情词品珍 :东方出版社 ,1995年08月第1版 :12-13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628.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