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注释_解释
译文
少年时一股侠气,结交各大都市的豪雄之士。待人真诚,肝胆照人,遇到不平之事,便会怒发冲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站立而谈,生死与共。我们推崇的是出众的勇敢,狂放不羁傲视他人。轻车簇拥联镳驰逐,出游京郊。在酒店里豪饮,酒坛浮现出诱人的春色,我们像长鲸和垂虹那样饮酒,顷刻即干。间或带着鹰犬去打猎,霎那间便荡平了狡兔的巢穴。虽然欢快,可惜时间太过短促。
就像卢生的黄粱一梦,很快就离开京城。驾孤舟飘流于水中,唯有明月相伴。散职侍从官品位卑微,事多繁忙,情怀愁苦。陷入了污浊的官场仕途,担任了繁重的文书事物工作。像我这样成千上万的武官,都被支派到地方上去打杂,劳碌于文书案牍,不能杀敌疆场、建功立业。笳鼓敲响了,渔阳之兵乱起来了,战争爆发了,想我这悲愤的老兵啊,却无路请缨,不能为国御敌,生擒西夏酋帅,就连随身的宝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愤怒的吼声。怅恨自己极不得志,只能满怀惆怅游山临水,抚瑟寄情,目送归鸿。
注释
六州歌头:词牌名。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化用李白“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及李益“侠气五都少”诗句。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
一诺千金: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诺言极为可靠。语出《史记·季布列传》引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盖:车盖,代指车。
飞:飞驰的马。鞚(kòng):有嚼口的马络头。
斗(dǒu)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
嗾(sǒu):指使犬的声音。
冗(rǒng)从:散职侍从官。
倥(kǒng)偬(zǒng):事多、繁忙。
鹖(hé)弁(biàn):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
笳鼓:都是军乐器。
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
七弦桐:即七弦琴。桐木是制琴的最佳材料,故以“桐”代“琴”。
参考资料:
1、钟振振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939-942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作者的诗词
寄题栗亭县名嘉亭
少陵昔避地,幽栖凤皇川。
始愿获其所,赋诗此终焉。
睠彼美林麓,荫膏腴上田。
阳坡饶垂珠,阴谷繁玉延。
长鑱勤采劚,服食攀飞仙。
兵祲夺和气,力耕无善年。
林垧开冰雪,旬浃断庖烟。
呜呼歌七章,暮节西南迁。
环堵久芜没,斯亭名尚传。
茂宰怆怀古,增崇殊过前。
雕甍揭长帘,下容十客筵。
嫩岚隔春丛,清竹鸣夏蝉。
风月有高兴,写之武城弦。
狂客属尪废,驽筋难强鞭。
何暇远登览,但哦鲸海篇。
尚苦八口累,依稀同曩贤。
余龄寄幻境,未断东西绿。
江淮米价平,一舸去悠然。
幸此岁丰乐,浮游吾所便。
异时访陈躅,复使後人怜。
永城邂逅周元通再索诗赠别
泛泛流萍滚滚蓬,偶然南北偶然逢。
一樽通济桥边酒,两夜临濉驿外钟。
行矣风波宜尚慎,归哉尘土不相容。
事功早立须知退,学稼它年访老农。
自卫还徐憩永城王氏园
归路尘埃嬾著鞭,北窗仰枕碧云天。
柴桑此兴无人学,负尔清风七百年。
题叶翰林道卿手书唐人唱和集後
翰客文房万卷余,诜诜翻是蠹书鱼。
载薰载曝徒为尔,秦筑长城错备胡。
宝应野泊
伏枕漳演後,维舟楚泽边。
筋骸非壮日,节物迫穷年。
夜雨侵床漏,晨炊凑鼻烟。
劳生我其分,十口亦飘然。
贺铸的名句
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 :出自《石州引·薄雨初寒》
惜分长怕君先去,直待醉时休。 :出自《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出自《芳心苦·杨柳回塘》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 :出自《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 :出自《杵声齐·砧面莹》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出自《芳心苦·杨柳回塘》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出自《行路难·缚虎手》
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出自《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 :出自《行路难·缚虎手》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出自《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 :出自《石州引·薄雨初寒》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出自《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出自《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出自《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 :出自《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出自《芳心苦·杨柳回塘》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 :出自《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 :出自《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出自《行路难·缚虎手》
彩舟载得离愁动。无端更借樵风送。 :出自《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出自《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 :出自《子夜歌·三更月》
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出自《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出自《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出自《行路难·缚虎手》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 :出自《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创作背景
此词北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当时西夏屡犯边界,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一带)任管界巡检(负责地方上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捕捉盗贼等的武官)。虽然位卑人微,却始终关心国事。眼看宋王朝政治日益混乱,词人义愤填膺,又无力上达,于是挥笔填词,写下了这首豪放名作。
参考资料:
1、钟振振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93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