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李好古 宋代诗词 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jiāng chéng ··píng shāqiǎncǎo jiē tiān cháng

píng shāqiǎncǎo jiē tiān chángmáng máng xīngwángzuó shēng àn shuāng qiān yīng xióng chéng shì gǎn kǎi mànbēi liángshǎonián yǒuzhōnghángguó míng wángsǎoshāchángzhōngliú zēnglèi zhān chángshàngzhì ān shuāng quēyuǎn kōngchàng wàng guòwéi yáng

译文

岸边的沙地、短草与天相接。前路茫茫,几度兴亡?波涛冲刷着岸边白色如霜的遗骨,仿佛述说着往日的沧桑。千古来,英雄的成就在那里,徒感慨、空悲凉。英雄少年要杀敌立功、扫荡沙场。

要学祖逖中流击楫,立誓报国,想陈述胸中治国计策,无奈皇宫遥远,无法到达。船过维扬,只有满怀惆怅,遥遥远望。

注释

平沙:这里指岸边平坦的沙地。梁何逊《慈姥矶》诗:“远岸平沙合。”浅草:短草。

茫茫:遥远貌。几:几度。

骨如霜:色自如霜的遗骨。

底事:何事。谩:徒然。

伏:制服。中行:指汉文帝的宦官中行说(Zhōngháng Yuè),后投降匈奴,力劝单于侵犯长安。此指南宋的投降派。

馘(音国):战时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记功。名王:指金兵的统帅。

沙场:战场。

楫中流:用祖逖北伐的故事。

治安:指汉贾谊的《治安策》,内容是评议时政。双阙:本为宫殿前左右各一的高台。这里借指帝王上朝之处。

维扬:即扬州。

参考资料:

1、王友胜选注.唐宋词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4年:502-503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40-441

3、刘印雷 胡青编著..绘图本新编宋词三百首: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198

作者简介:

李好古,南宋词人。生平不详。自署乡贡免解进士。清吟阁本《阳春白雪》载:“好古字仲敏,原籍下郢(今陕西渭南县东北),可备一说。”根据他写于扬州的两首《八声甘州》、两首《江城子》里的自述推断,他大约活动于南宋中后期。少年有大志,但无法获得报国的机会,大约30岁时尚未求到功名,于是乘船千里,到扬州一带游览。又据其《酹江月》:“四十男儿当富贵,谁念漂零南北”,可知他中年以后仍然不得意,到处流浪。

作者的诗词

李好古的诗词

江城子

从来难翦是离愁。这些愁。几时休。才趁风樯,千里到扬州。见说苍茫云海外,天杳杳,水愁愁。
男儿三十敝貂裘。强追游。梦魂羞。可解筹边,谈笑觅封侯。休傍塞垣酾酒去,伤望眼,怕层楼。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妙制拥、银蟾光满。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轻擘动,思无限。
长安钗鬓春横乱。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使得似、支郎萧散。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不肠断,也肠断。

菩萨蛮

东园映叶梅如豆。西园扑地花铺绣。春水晓来深。日华娇漾金。
带烟穿径竹。步入飞虹曲。何处早莺啼。曲桥西复西。

酹江月

平生英气,叹年来、都付山林泉石。不作云霄轩冕梦,只拟纶竿蓑笠。见说湖阴,飞飞鸥鹭,半是君曾识。梅花时节,试来相与寻觅。
休谩汨没尘埃,浮生能几,镜里催华发。趁取尊前强健在,莫负花前倾碧。自遣长须,亲题短句,去约萧闲客。休教惆怅,梅花飞尽寒食。

菩萨蛮(垂丝海棠零落)

东风一夜都吹损。昼长春_佳人困。满地委香钿。人情谁肯怜。

诗人犹爱惜。故故频收拾。云彩缕丝丝。娇娆忆旧时。

李好古的名句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出自《谒金门·花过雨

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 :出自《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 :出自《谒金门·花过雨

更愿诸公著意,休教忘了中原。 :出自《清平乐·瓜洲渡口

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之惨重,令人目不忍睹。李好古一直少年有大志,但无报国的机会。其《碎锦词》中就有好几首怀古伤今的词。这首词是作者路过扬州时,面对扬州屡遭破坏的历史事实,缩写的伤感惆怅之作。

参考资料:

1、溪明选注.宋词一百首:华龄出版社,1997:229-23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707.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