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赵令畤 宋代诗词 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dié liàn huā ··jiǎn luó hán wèi

jiǎn luó hán wèi juànzhū lián rén zài shēn shēn chǔhóngxìng zhī tóuhuā hén zhǐ hèn qīng míng jìnchén yān xiāng 宿jiǔ xǐng chí nǎo chūn qíng fēi yànyòu jiāngguī xìnxiǎo píngfēng shàng西jiāng

译文

想要脱掉厚重的外套,怎奈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寒气尚未完全消歇。门上的珠帘懒懒地垂着,闷在闺阁深处的人儿,实在是无心卷起帘儿,就这样独自闷坐在家中。余寒未消,那枝头的杏花,又能绽放得了多久?深闺思妇的青春就如这凋零的杏花一般,韶颜易逝,红颜不觉已老,清明的雨淅淅沥沥,淋雨的花瓣儿就像那花儿啼哭的泪痕。她惆怅难安,不由得怨恨起这不眠不休的细雨来,恨它过于无情,寒气袭人,苦雨摧花。

昨夜借酒浇愁以忘忧,宿酒过量而醒来很迟。酒醒后的她,终日只有一缕沉香相伴。本已百无聊赖,她又被这恼人的天气撩得愈发心烦意乱。空中有燕子飞过,她不禁欢喜雀跃,以为传来了夫君归家的喜讯,谁知却是空欢喜一场,着实让人烦恼难堪,她不由将一腔恼怨都发向飞燕。这莫名的怨恨正表达了她对离人的深切相思。她想象着离人在异乡的种种来排遣寂寞,就像他仍在自己身边一样。

注释

不卷珠帘:王昌龄《西宫春怨》:“西宫夜景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人在深深处:语出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句。

红杏枝头花几许:化用宋祁《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句。

啼痕:泪痕,此指杏花上沾有雨迹。止恨:只恨。

沉烟:点燃的沉香。

宿酒:隔宿之酒,即昨晚睡前饮的酒。

恼:撩惹。

飞燕又将归信误:古有飞燕传书的故事。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参考资料:

1、(清)上彊村民编选.宋词三百首 插图本:凤凰出版社,2012.05:第119页

作者简介:

赵令畤(1061~1134)初字景贶,苏轼为之改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太祖次子燕王德昭﹝赵德昭﹞玄孙。元祐中签书颍州公事,时苏轼为知州,荐其才于朝。后坐元祐党籍,被废十年。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四年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著有《侯鲭录》八卷,赵万里为辑《聊复集》词一卷。

作者的诗词

赵令畤的诗词

菩萨蛮 其二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阑人是霜台客。诗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

樽前人已老。馀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浣溪沙 其二

槐柳春馀绿涨天。酒旗高插夕阳边。谁家墙里笑秋千。

往事不堪楼上看,新愁多向曲中传。此情销得是何年。

被责三十年蒙恩召还行在方驻跸钱塘书呈子常侍郎

三十馀年一梦同,向来朝士尽沈空。如今白首趋行阙,不是当年长乐钟。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晚云带雨归飞急,去作西窗一夜愁。

次韵晁以道嘲陈叔易得官入京

闻道诸公置齿牙,买鞯卖展趁年华。太平起隐无遗策,空尽嵩山处士家。

赵令畤的名句

断送一生憔悴,只销几个黄昏。 :出自《清平乐·春风依旧

恼乱横波秋一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出自《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春风依旧。著意随堤柳。 :出自《清平乐·春风依旧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 :出自《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创作背景

  以美人自喻,自屈原肇始,后逐渐成为古典诗词中的一种常用的寄托手法。宋词多写闺情、春愁,其中不乏以女子闺愁寄寓自身遭际的作品。赵令畴因与苏轼交好,在苏轼见逐时,也受到牵连,际遇颇为坎坷。他这首《蝶恋花》将闺情写得婉转曲折,可看作寄托之作。

参考资料:

1、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234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763.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