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刘辰翁 宋代诗词 忆秦娥·中斋上元客散感旧

qín é ··zhōngzhāi shàngyuán sàngǎn jiù

zhōngzhāi shàngyuán sàngǎn jiù qín é jiànshǔrán suí yùn qíng juébēi shènshāo dēng jiézhāojīng dào shàngfēng xuě fēng xuě jiāng shān jiù zhāojīng rén jué bǎi nián duǎn duǎn xīngwángbiéjūn yóu duì dāngshí yuè dāngshí yuè zhào rén zhú lèi zhào rén méi

译文

邓剡在上元节客散后怀念起往事,作一首《忆秦娥》词赠予我,我读过之后顿感凄凉,便按照原韵和了一首,不禁觉得非常悲痛。

过去每逢元宵,成千上万的朝京士女,拥进城里观灯闹元宵。如今皇上太后都被掳到北方去了,京城已不复存在,进京朝拜的路上,行人断绝,有的只是满天风雪。

刚才还是盛极一时,文恬武嬉,载歌载舞,极尽奢靡,转眼便成凄凉瓦砾焦土。唯有当年的明月,仍然永恒地照着人间,照着流泪的蜡烛,照着大家已经花白的头发。

注释

忆秦娥:词牌名。双调,共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

中斋:即邓剡,号中斋。词人之友。

上元: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又称元宵节。

见属(zhǔ):赠送。

烧灯:燃灯。正月十五夜各处挂出花灯。

朝京:通往京城的路。

梅发(fà):指花白的头发。

参考资料:

1、刘尊明 朱崇才.宋词鉴赏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35

作者简介: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作者的诗词

刘辰翁的诗词

夏景 其一 夏雨生众绿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

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

芳草非无恨,新条各向荣。秧田禾似浪,满眼几时平。

忆江南

花几许,已报八分催。却问主人何处去,且容老子个中来。花外主人回。

年时客,如今安在哉。正喜锦官城烂漫,忽惊花鸟使摧颓。世事只添杯。时有称宣使折花者,盖诈也,托以肆陵慢。

忆秦娥

梅花节。白头卧起餐毡雪。餐毡雪。上林雁断,上林书绝。
伤心最是河梁别。无人共拜天边月。天边月。一尊对影,一编残发。

菩萨蛮(丁丑送春)

殷勤欲送春归去。白首题将断肠句。春去自依依。欲归无处归。
天涯同是寓。握手留春住。小住碧桃枝。桃根不属谁。

祝英台(水后)

昨朝晴,今朝雨。渺莽遽如许。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勃窣荷衣,堕泪少干土。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刘辰翁的名句

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 :出自《永遇乐·璧月初晴

不觉新凉似水,相思两鬓如霜。 :出自《西江月·新秋写兴

东望鞭芙缥缈,寒光如注。 :出自《桂枝香·吹箫人去

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出自《永遇乐·璧月初晴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 :出自《兰陵王·丙子送春

去年夜半横江梦,倚危樯,参差曾赋。 :出自《桂枝香·吹箫人去

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 :出自《兰陵王·丙子送春

二十四桥,颇有杜书记否。 :出自《桂枝香·吹箫人去

创作背景

  这是刘辰翁于宋亡之后写的一首小令。小序中所说的“中斋”,乃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幕僚邓剡之号,“宋亡,以义行者”(《历代诗余》引《遂昌杂录》)。当时,邓剡于上元节聚客叙旧,客散之后写了一首《忆秦娥》赠给刘辰翁,刘辰翁就写了这首步韵的和作。

参考资料:

1、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113-211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82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