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连昌宫词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元稹 唐代诗词 连昌宫词

lián chāng gōng

lián chāng gōng zhōngmǎn gōng zhú suì jiǔ rén sēn shù yòu yǒuqiáng tóuqiān táo fēng dòng huā hónggōng biānlǎo wēng wéixiǎo nián jìn shízēngyīn shànghuáng zhèngzài wàng xiān lóu tài zhēn tóngpíng lán gānlóu shànglóu qián jìnzhū cuì xuàn zhuǎnyíng huáng zhào tiān guī lái mèng chī xiá bèi yán gōng shì chū guòhán shíbǎi liù diàn shěyān gōng shù 绿bàn yuè gāo xián suǒ míng lǎo dìng chángshì chuánniàn niàn qián bàn zhū láng宿yòu lián cuī chì jiē zhōngrán zhú chūn jiāo mǎn yǎn shuì hóngxiāo lüè xiāoyún huán xuánzhuāng shù fēi shàngjiǔ tiān shēng èr shí lángchuī guǎn zhú qūn xún biàn liángzhōu chè guīhōng bàng gōng qiáng tōu xīn fān shùbān píng míng jià hánggōng wànrén zhōngbǎi guān duì zhàng xuē yáng shìzhū chēdǒufēng míng nián shí yuè dōng yóu cún shān guòlínggōngdùngǎn cángwànxìng shēng lèi qián duò liǎng jīng dìng hòu liù nián què xún jiāshěhánggōng qián zhuāng yuán shāo jìnyǒujǐng hánggōng mén shù wǎn rán ěr hòu xiāngchuánliù huáng dào gōng mén jiǔ wǎng lái nián shǎoshuōchángān xuán lóu chéng huā è fèi nián chì 使shǐ yīn zhuó zhú ǒu zhí mén kāi zàn xiāngzhú jīng zhēn zhì sāichí táng jiāo chī yuán shù xiè qīng shàng zài wén chuāng yǎo tiǎoshā yóu 绿chén máifěn jiù huā diànzhuó fēng zhēng suì zhū shànghuáng piān ài lín huā rán lín jiē xié shéchū yàncháo pán dǒugǒng jūnshēng xiāng àn zhèngdāngqǐn 殿diàn xiānglián duān zhènglóu tài zhēn shū lóu shàngtóuchén guāng wèi chū lián yǐng hēi zhì jīn fǎn guà shān gōu zhǐ bàng rén yīn tòng què chū gōng mén lèi xiāngcóng hòu huánmén shàngmén wén xīn bēi tài píng shéizhì luàn zhě shéiwēng yán fēnbiéěr wén yǎn jiànwéijūn shuōyáo chóng sòng jǐng zuòxiānggōng quàn jiàn shànghuáng yán qiēxiè yīn yáng shǔ fēng tiáozhōngwài bīng róng chángguān qīng píng tài shǒu hǎojiǎn xuǎn jiē yán yóu xiānggōng kāi yuán zhī yáo sòng zhāotíng jiànjiànyóu fēishān gōng yǎng zuòér guó guó mén qián nào shì nòngquán zǎi xiāngmíng yáng miào diān dǎohǎi yáo shí nián lái zuòchuāng wěijīn huáng shén shèng chéng xiāngmíng zhào shū cái xià shǔ píng guān jūn yòu huái 西zéi zéi chú tiān xià níngnián nián gēng zhǒnggōng qián dào jīn nián qiǎn sūngēng lǎo wēng shēn wàng xìng miào móu xiū yòng bīng

译文

  连昌宫长满了宫竹,年岁太久无人来管理,竹子长得高而密,枝叶纠结在一起。又有墙头碧桃,红色的花瓣被风纷纷吹落。

  住在连昌宫旁的老人向我哭诉说:“少年时曾因向皇帝进贡食物而入到宫中,唐玄宗正在望仙楼,杨贵妃一起倚着栏杆而立。楼上楼前都是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鲜明闪烁照耀天地。归来后如梦又如痴,哪里能从容详尽地诉说宫中之事。当时刚刚过了大寒食而到了小寒食,城里的店舍都不见炊烟,只有宫边的树木翠绿如常。夜半月亮升得很高了,宫中传出了琴弦的鸣声,原来是贺怀志压场的琵琶声。高力士传唤寻找名倡念奴,念奴潜伴皇帝的随从侍卫人员过夜。片刻找到又接连催促,特别下令街上准许燃起烛火。睡在红纱帐里的念奴满眼春意,充满娇气,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来到宫中刚刚歌唱一声,邠王李承宁随即吹管笛与之相和。急奏整套的凉州曲调末了,各种龟兹乐曲热烈地连番演奏。吹笛少年李谟靠着宫墙,偷学了许多新曲子。天大亮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发往行宫,万人歌舞在道路上。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第二年十月洛阳被攻破,御用的道路还在,安禄山的军队经过。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收复后六七年,却寻家舍在行宫前。尔后相传的六位皇帝不到离宫,宫门久闭。听来来往往的少年说起长安,知道了玄武楼建成,花萼楼荒废。去年使者奉皇命来连昌宫砍竹子,偶尔遇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了一会儿。杂草丛木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填满了池塘。狐狸、兔子胆大 ,见人并不逃逸,绕着树木。舞榭倾斜(榭:台有屋叫榭),地基还在,雕有花纹的窗子幽深仍绿。尘土埋没了粉壁,陈旧的金属花片。鸟儿啄着挂在檐棱间的铃铎或金属,发出碎玉般的声音。玄宗皇帝偏爱靠近台阶的花朵,依然将皇帝的坐具靠近台阶斜坡。蛇出燕巢盘绕在斗栱之上,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正在那天子所居的衙。寝殿相连的端正楼,杨贵妃在楼上梳洗。晨光未出,室内已有人在活动,至今反挂着珊瑚制成的帘钩。我把宫中遗迹指示给人看却因此伤心痛哭,退出宫门时眼泪还不断地流淌。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我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后心里也禁不住悲伤,问道:“是谁开创了太平盛世,又是谁招致这一混乱局面呢?”老人说:“乡野老人哪能分辨得出呢?我就把耳闻目见的事情跟你说说吧。姚崇、宋璟作宰相时,劝谏皇帝李隆基言语恳切。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粮食丰收,调和中外没有战争杀伐之事。长官清正廉洁,太守杰出,人材的选用都说由于用人施政至为公正。开元末年姚崇、宋璟相继逝世,朝廷渐渐信任听从杨贵妃。安禄山自请为杨贵妃养子,出入宫廷,无所禁忌。虢国夫人门前倚势弄权,钻营者不绝于门,如市上一样热闹。当时弄权宰相名字记不得了,依稀记得是杨国忠和李林甫。朝廷制定的国家大计颠倒,四海飘摇,安史之乱所留下的民生调敝的残破混乱局面持续了五十年。当今皇帝圣明,丞相裴度贤明,诏书刚下,便平定了吴蜀两地的藩镇叛乱。官军又攻克了叛乱藩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此贼又除,天下安宁。我年年耕种宫前道路旁的土地,现在乱世既平,为迎接皇帝出巡,今年就不叫子孙在宫前耕种了。”老人这样做的意思是殷切地盼望皇帝前来,希望皇帝努力于国家大计,不要再起战争杀伐。

注释

连昌宫,唐代皇帝行宫之一,公元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建,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西九里。森似束:指竹子丛密,如同扎成一束束的。森:森森然,密貌。

千叶桃:碧桃。簌(sù速)簌:花纷纷落下貌。

小年:年少时。

上皇、太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望仙楼 ,本在华清宫,此是作者的想象。

炫转荧煌:光彩闪烁。

备言:说尽。

寒食: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为寒食节。唐俗在此前后三天禁火。

贺老:指玄宗时以善弹琵琶闻名的一个艺人,名贺怀智。压场屋:即今“压场”意。唐人称戏场为场屋。

“念奴”句诗人自注云:念奴,天宝(742—756)中名娼。善歌。每岁楼下杯醭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之罢奏。明皇遣高力士呼于楼上:欲遗念奴唱歌,分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如此。然而玄宗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遣从行而已。”高力士,唐玄宗宠幸的宦官。诸郎:侍卫或其他艺人。

特赦:因禁火,故特许燃烛。

掠削:稍稍理一下,旋装束:马上就装束停当。

九天:宫中。二十五郎:邠王李承宁善吹笛,排行二十五。吹管逐:即吹管伴奏意。

逡巡:指节拍舒缓貌。大遍:相当于“一整套(曲子)”的意思。凉州:曲调名。彻:完了,终了。色色龟(qiū秋)兹:各种龟兹乐曲。轰录续:陆续演奏。

“李谟”句下自注云:“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诣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玄宗异而遣之。”厌笛:按笛。

大驾:皇帝的车驾。队仗:仪仗队。岐、薛:指玄宗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两人皆死于开元年间,这是诗人的误记。)

杨氏诸姨:指杨贵妃的三姐姐。为玄宗封为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斗风:形容车行快。

东都破:指安禄山占洛阳。安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旧历十二月占洛阳,此是约言之。过:指安禄山叛军沿途的所造成的破坏。供顿:即供应。

两京:指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

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六:应作五。

玄武 :唐德宗时建,花萼楼:玄宗时建、

斫:砍。

栉比:像梳齿一样紧挨在一起。

文窗:雕有花纹的窗子。窈窕:深貌。

花钿:金属花片,妇女饰物。风筝:此指一种檐鸣器。

衙:正门。

指似:同指示。

姚崇、宋璟:皆开元(713—741)年间贤相。燮理:调和。阴阳:代指社会秩序。

杨与李:指杨国忠、李林甫。

庙谟:朝廷大计。疮有(wěi 委):疮疤。

吴蜀平:指平江南的李奇与蜀中的刘辟。

深望幸:深深希望皇帝临幸东都。

参考资料:

1、吴大奎 马秀娟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年10月版 :第63-74页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33-336页 .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作者的诗词

元稹的诗词

松树

华山高幢幢,上有高高松。株株遥各各,叶叶相重重。
槐树夹道植,枝叶俱冥蒙。既无贞直干,复有罥挂虫。
何不种松树,使之摇清风。秦时已曾种,憔悴种不供。
可怜孤松意,不与槐树同。闲在高山顶,樛盘虬与龙。
屈为大厦栋,庇荫侯与公。不肯作行伍,俱在尘土中。

忆远曲

忆远曲,郎身不远郎心远。沙随郎饭俱在匙,
郎意看沙那比饭。水中书字无字痕,君心暗画谁会君。
况妾事姑姑进止,身去门前同万里。一家尽是郎腹心,
妾似生来无两耳。妾身何足言,听妾私劝君。
君今夜夜醉何处,姑来伴妾自闭门。嫁夫恨不早,
养儿将备老。妾自嫁郎身骨立,老姑为郎求娶妾。
妾不忍见姑郎忍见,为郎忍耐看姑面。

寄乐天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戏赠乐天、复言(此后三篇同韵)

乐事难逢岁易徂,白头光景莫令孤。弄涛船更曾观否,
望市楼还有会无。眼力少将寻案牍,心情且强掷枭卢。
孙园虎寺随宜看,不必遥遥羡镜湖。

题李端

新笋短松低晓露,晚花寒沼漾残晖。

元稹的名句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出自《离思五首·其四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出自《离思五首·其四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二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三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出自《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三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三

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出自《田家词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二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出自《行宫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一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行欲老。 :出自《织妇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出自《织妇词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出自《菊花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一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出自《离思五首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出自《连昌宫词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出自《得乐天书

重铸锄犁作斤,姑舂妇担去轮官,输官不足归卖屋。 :出自《田家词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出自《菊花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出自《离思五首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出自《离思五首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一

牛靿咤咤,田确确,旱块敲牛蹄趵趵。 :出自《田家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818年(元和十三年),一说公元817年,当时元稹在通州任司马。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迅速由盛而衰。唐宪宗时改革朝政,有一些中兴气象。公元817年冬天,国内暂告安定。诗人生活在这个时代,并思想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参考资料:

1、吴大奎 马秀娟 .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年10月版 :第63-74页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333-336页 .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6883.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