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孟浩然 唐代诗词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gōng chánfáng

gōng chánjiékōnglín wài fēng xiù jiē qián zhòng shēn yáng lián kōngcuì tíng yīn kànlián huā jìng yīngzhīrǎn xīn

译文

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将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

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

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

义公诵读《莲花经》,心里纯净清静,这才知道他的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

注释

义公:指诗中提到的唐代高僧。习禅寂:习惯于禅房的寂静。

结宇:造房子。

空翠:树木的阴影。

莲花:指《莲花经》。

译文

韵译

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静,禅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

窗外见一座孤峰峭拔耸立,台阶前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雨刚停夕阳便散发出光彩,庭院里满处都是青翠绿阴。

看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才知义公一尘不染的心境。

散译

义公在寂静的地方参禅,因而把屋宇建在深山老林中。

禅房外,孤峰耸立;台阶前,沟水清浅。

久雨初停,夕阳返照,绿树的阴影散落在幽暗的庭院中。

看到池中的莲花如此清纯洁净,我才明白义公的心境就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注释

⑴大禹寺:寺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上。义公:指名字中有一“义”字的僧人。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

⑵禅寂:即梵文禅那的音义合译,亦简称“禅”。为佛教基本修证之法,即寂静思虑之意。寂:一作“处”。

⑶结宇:建舍。宇,屋檐,代指房屋,这里指禅房。一作“构”。空林:空寂的山林。

⑷众:一作“群”。壑(hè):沟壑。

⑸雨足:雨脚,指像线一样一串串密密连接的雨点。

⑹空翠:明净的翠绿色。

⑺莲花:为佛家语,佛教以莲花为最洁,其梵语音译为“优钵罗”。亦指《莲花经》。

⑻不染心:心地不为尘念所染。

参考资料:

1、彭定求.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6

2、田文.细说活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251

3、王启兴.千家诗新注: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200

4、许海山.中国历代诗词曲赋大观: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156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作者的诗词

孟浩然的诗词

襄阳公宅饮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

犯霜驱晓驾,数里见唐城。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欲识离魂断,长空听雁声。

送桓子之郢城礼

闻君驰綵骑,躞蹀指南荆。为结潘杨好,言过鄢郢城。

摽梅诗有赠,羔雁礼将行。今夜神仙女,应来感梦情。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帐里残灯才去焰,

炉中香气尽成灰。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孟浩然的名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出自《宿建德江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出自《晚泊浔阳望庐山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出自《岁暮归南山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出自《过故人庄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出自《过故人庄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出自《送朱大入秦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出自《清明即事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出自《他乡七夕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出自《送杜十四之江南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出自《过故人庄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出自《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出自《岁暮归南山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出自《宿建德江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出自《留别王侍御维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 :出自《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出自《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出自《田家元日

南国辛居士,言归旧竹林。 :出自《都下送辛大之鄂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出自《高阳池送朱二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出自《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出自《高阳池送朱二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出自《夏日南亭怀辛大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出自《春中喜王九相寻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出自《送杜十四之江南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出自《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出自《彭蠡湖中望庐山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出自《南归阻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出自《春晓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自《春晓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出自《秋宵月下有怀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出自《早寒江上有怀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出自《南归阻雪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出自《高阳池送朱二

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 :出自《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出自《与诸子登岘山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出自《他乡七夕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出自《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出自《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出自《秋登兰山寄张五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出自《他乡七夕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出自《田家元日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出自《春中喜王九相寻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出自《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出自《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出自《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出自《田园作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出自《夜归鹿门山歌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出自《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出自《春中喜王九相寻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出自《送陈七赴西军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出自《田家元日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出自《田园作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出自《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出自《过故人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孟浩然漫游吴越时。佛教在唐代极为盛行,而唐代诗人和僧人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因此,许多诗人都有题赠寺院僧人的诗篇,这首诗即是作者游大禹寺义公禅房后的题赠之作。

参考资料:

1、王启兴.千家诗新注: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200

2、贺新辉.全唐诗鉴赏辞典(第一卷):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174-175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716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