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水夫谣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王建 唐代诗词 水夫谣

shuǐ yáo

zāi shēng chángdāng驿biānguān jiā使shǐ qiān 驿chuán xīn duō shǎoshuǐ 宿shāhánghǎi niǎo fēng shàngshuǐ wànzhòngqián 驿tiáo tiáo hòu miǎo miǎo bàn yuán xuě shòu qiǎn huánhán 湿shī duǎn suō 穿chuān lièrěn tòng dào míng xīn chǔshuōshēng téng qiān chuán jiānmáo suǒ zhí zhī xiāng yuàn shuǐ zuòpíng tián cháng使shǐ shuǐ yuàn tiān

译文

真是苦啊生长在这驿站旁边,官府强迫我去拉驿站的行船。

辛苦的日子多欢乐的时候少,在船上睡在沙上行像只海鸟。

顶风逆流而上好像有千斤重,前面驿站遥遥后面烟波渺渺。

半夜沿着河堤冒着飞雪夹雨,受到府吏的驱使奔来又走去。

夜里寒冷衣服湿我披上短蓑,胸磨破脚冻裂不忍痛又奈何!

到天亮一夜的辛苦无处诉说,只好齐声合步吼起了拉船歌。

一间破旧的茅屋能值几个钱,因只是生我的地方离开不得。

我愿这河水化做平整的良田,永远让拉船人不再嗟地怨天。

注释

水夫:纤夫,内河中的船遇到浅水,往往难以前进,需要有人用纤绳拉着前进,以拉船为生的人就是纤夫。

驿(yì)边:释站附近。驿,古代政府中的交通站。古代官府传递公文,陆路用马,水路用船,沿途设中间站叫驿站。水驿附近的百姓,按时都要被官府差遣去服役拉纤,生活极为艰苦。

使:命令。牵驿船:给驿站的官船拉纤。

水宿沙行:夜里睡在船上,白天在沙滩上拉纤。

逆风上水:顶着风逆水而上。万斛(hú)重:形容船非常非常重。斛,容量单位,古时十斗为一斛。

迢迢:形容水路的遥远。淼淼(miǎo):渺茫无边的样子。

缘堤:沿堤。

他:指官家,官府。驱遣:驱使派遣。还复去:回来了又要去。

蓑(suō):一种简陋的防雨用具,用草或棕制成。

臆(yì)穿:指胸口被纤绳磨破。臆,胸。穿,破。足裂:双脚被冻裂。忍痛何:这种疼痛怎么能够忍受呢?

到明:到天亮。

腾踏:形容许多人齐步走时的样子。歌:高声唱歌,指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高声唱起劳动号子。

何所值:值什么钱?

父母之乡:家乡。去:离开。

作:变作、化作。

长:永远。

参考资料:

1、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科学出版社,2010:262-263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443-444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作者的诗词

王建的诗词

照镜

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
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渡头恶天两岸远,波涛塞川如叠坂。幸无白刃驱向前,
何用将身自弃捐。蛟龙啮尸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男儿纵轻妇人语,惜君性命还须取。妇人无力挽断衣,
舟沉身死悔难追。公无渡河公自为。

采桑

鸟鸣桑叶间,绿条复柔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

五女誓终养,贞孝内自持。兔丝自萦纡,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亲傍,闲则读书诗。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少年绝音华,贵绝父母词。素钗垂两髦,短窄古时衣。

行成闻四方,征诏环珮随。同时入皇宫,联影步玉墀。

乡中尚其风,重为修茅茨。圣朝有良史,将此为女师。

戴胜词

戴胜谁与尔为名,木中作窠墙上鸣。声声催我急种谷,
人家向田不归宿。紫冠采采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可怜白鹭满绿池,不如戴胜知天时。

王建的名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出自《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出自《七夕曲

年年郡县送征人,将与辽东作丘坂。 :出自《辽东行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出自《雨过山村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出自《短歌行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出自《宫中调笑·团扇

猎人箭底求伤雁,钓户竿头乞活鱼。 :出自《寄旧山僧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出自《雨过山村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出自《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出自《七夕曲

那堪旅馆经残腊,只把空书寄故乡。 :出自《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出自《田家行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出自《田家行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出自《七夕曲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出自《渡辽水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出自《宫中调笑·团扇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出自《渡辽水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出自《寄旧山僧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 :出自《寒食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 :出自《送人游塞

创作背景

  作者晚年卜居咸阳原上,“终日忧衣食”(《原上新居》),境况十分贫寒。安吏之乱后,唐王朝不仅对外要抵御吐蕃等入侵,对内还要对背叛朝廷的藩镇用兵;军费日绌,加重了对南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作者亲眼目睹人民生活惨状,结合自己经历创作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王长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科学出版社,2010:262-263

2、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出版社,2010:443-444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7215.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