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刘长卿 唐代诗词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líng guān běi féng rén guī yáng

féng jūn líng xiàng sāng qiánchǔ guó cāng shān yōu zhōu bái hán chéng chí bǎi zhàn hòu jiù jiācán chǔchǔpéng hāo biàn guī rén yǎn lèi kàn

译文

与你相逢在穆陵关的路上,你只身匹马就要返回桑乾。

楚国的青山依然苍翠古老,幽州的太阳发出阵阵凄寒。

城里经历上百次战乱之后,还有几家老人在世上保全。

到处是残垣断壁蓬蒿遍野,你定会流着眼泪边走边看。

注释

穆陵关:古关隘名,又名木陵关,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

穆陵:指穆陵关。

桑乾:河名。今永定河之上游。源出山西,流经河北,相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唐李白《战城南》诗:“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这里指行客家在渔阳。

楚国:指穆陵关所在地区,并用以概指江南。穆陵关本是吴地,春秋后属楚。苍山:青山。

幽州:即渔阳,也用以概指北方。幽州原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刺史之一。今北京一带。唐时渔阳、桑乾都属幽州。

百战:多次作战。这里指安史之乱。

耆(qí)旧:年高望重者。此指经历兵乱的老人。

蓬蒿(hāo):蓬草和蒿草。亦泛指草丛;草莽。

归人:归来的人。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

参考资料:

1、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232-233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作者的诗词

刘长卿的诗词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龙骧校猎邵陵东,野火初烧楚泽空。师事黄公千战后,身骑白马万人中。

笳随晚吹吟边草,箭没寒云落塞鸿。三十拥旄谁不羡,周郎少小立奇功。

赴新安别梁侍郎

新安君莫问,此路水云深。江海无行迹,孤舟何处寻。
青山空向泪,白月岂知心。纵有馀生在,终伤老病侵。

送州人孙沅自本州却归句章新营所居

故里归成客,新家去未安。诗书满蜗舍,征税及渔竿。
火种山田薄,星居海岛寒。怜君不得已,步步别离难。

赠崔九载华

怜君一见一悲歌,岁岁无如老去何。
白屋渐看秋草没,青云莫道故人多。

刘长卿的名句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出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出自《饯别王十一南游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出自《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出自《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出自《饯别王十一南游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 :出自《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出自《别严士元

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出自《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出自《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出自《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出自《听弹琴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出自《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出自《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出自《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出自《送灵澈上人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出自《别严士元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出自《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出自《新年作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出自《饯别王十一南游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出自《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出自《送灵澈上人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出自《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 :出自《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出自《长沙过贾谊宅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出自《送方外上人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出自《送方外上人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出自《饯别王十一南游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出自《饯别王十一南游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出自《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出自《别严士元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出自《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出自《新年作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百姓民不聊生。诗人对此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

参考资料:

1、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408-409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722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