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注释_解释

ju67kgfg65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杜荀鹤 唐代诗词 秋日山中寄李处士

qiū shān zhōngchǔshì

bèi dào qióng hán shān zhōngér tóng shū lǎn guǒ shù jiāngkōngyán lùnguān shí piān zhāng jiànguó fēng shēng píng yóu yòng yīngfèi wéigōng

译文

我辈的大道怎么会走到尽头,就像寒山还在细雨中巍然耸立一样。

孩子们都对读书有一种惰性,贪玩得把树上的果实都快摘完了。

我们的言论要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体现国风的标准。

(我辈的学识)在太平丰足之世还是有用的,不应该(因为乱世而)丢掉报国之心。

注释

李处士:疑为李昭象。处士:古代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

关时务:牵涉到国计民生的世事。关:牵连,涉及。

国风:《诗经》的组成部分。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称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大抵是周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有些作品直接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

升平:太平丰足之世。

废:废弃。

参考资料:

1、叶森槐.杜荀鹤诗选:黄山书社,1988年:第41页

2、萧枫.唐诗 8:现状书局,2005:第2425页

作者简介: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作者的诗词

杜荀鹤的诗词

赠友人罢举赴辟命

连天一水浸吴东,十幅帆飞二月风。好景采抛诗句里,
别愁驱入酒杯中。渔依岸柳眠圆影,鸟傍岩花戏暖红。
不是桂枝终不得,自缘年少好从戎。

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此中偏称夏中游,时有风来暑气收。涧底松摇千尺雨,

庭中竹撼一窗秋。求猿句寄山深寺,乞鹤书传海畔洲。

闲与先生话身事,浮名薄宦总悠悠。

春闺怨

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

旅舍遇雨

月华星彩坐来收,岳色江声暗结愁。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

隽阳道中

客路客路何悠悠,蝉声向背槐花愁。争知百岁不百岁,

未合白头今白头。四五朵山妆雨色,两三行雁帖云秋。

输他江上垂纶者,只在船中老便休。

杜荀鹤的名句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出自《小松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出自《送人游吴

粉色全无饥色加,岂知人世有荣华。 :出自《蚕妇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出自《春宫怨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出自《山中寡妇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出自《春宫怨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出自《送人游吴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出自《山中寡妇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出自《送人游吴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出自《春宫怨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出自《送人游吴

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出自《题所居村舍

竹树无声或有声,霏霏漠漠散还凝。 :出自《春日山中对雪有作

创作背景

  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社会动乱。唐帝国到了懿宗、僖宗的时候,已经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百姓们处在暗无天日、水深火热的境地。这首诗也是杜荀鹤反映社会现实,希望通过自己的“主箴刺”之文,来讽谕和裨补社会的弊废阙失,挽救世人的风骨。

参考资料:

1、叶森槐.杜荀鹤诗选:黄山书社,1988年:第2页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7234.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