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拼音 > 正文内容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注释_解释

ju67kgfg66个月前 (08-28)诗词拼音1

朱彝尊 清代诗词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xià chū lín ··tiān lóng shì gāo huān shǔ gōng jiù zhǐ

liù hún lái zhǔ sān jūn duì guān wángzēngfēnrén shuōdāngnián gōng zhùxiàng yún gēn shāo yān piànyīn yūn xiǎng xiāng jiāng yóu cún chǔtīng cán chì xiāo jìnyīng hún shuāng yīng qīng quèkōngfēi huà lóu shí èr bīng jǐng hén chūn fēng niǎo rán fāng cǎo luó qún xié yáng dào míng zhōng huǒ huáng hūn bàn cán sēng qiān shān wànshān liángyuè sōng mén

译文

高欢,英勇善战可主三军颠覆,颠覆北魏以建齐。本地人告诉我别看这儿是一片怪石峥嵘,当年高欢的避暑宫却就建筑在这片山石之上!如今宫虽亡,天龙寺的香火却仍极盛,在那一片氤氲的烟气之下,想来也还剩有当年“香姜阁”的古瓦吧?当年伴着琵琶高歌《敕勒歌》的“英灵”(指高欢)如今安在?只有这一曲《敕勒歌》还在至今流传人间!

射猎之事已逝,“王业”也已泯灭,曾经造了无数亭台楼阁,但而今却也无痕无迹了。岁月流逝,此地仍是春风春草,游女游冶。驱马游览渐至黄昏,满耳所听,唯闻佛寺晚钟;举目所望,唯见山月松门。

注释

贺六浑:即高欢。东魏权臣,北齐王朝奠基人,史称北齐神武帝。

主三军队:高欢投奔尔朱荣后,英勇善战。一次尔朱荣问左右:“一日无我,谁可主军?”手下为拍他的马屁,都称可由尔朱荣的弟弟尔朱兆统帅三军。谁知尔朱荣却道:“此(指尔朱兆)正可统三千骑,堪代我主众者,惟贺六浑耳。”他并告诫尔朱兆道,你绝非贺六浑的对手,今后只好听他“穿鼻(意为任他摆布,如牛之被人穿鼻)。

壶关王气曾分:高欢曾在壶关(今山西长冶市乐。因有山形似壶,故设关于此。汉代属上党郡)一带山中居住过。后来有人奏请北魏太武帝,言“上党有天子气,在壶关大王山”。太武帝听后即南巡到此,令人毁其“风水”,企图破坏此地的“王气”以免分裂他的江山。但以后事实表明,北魏的统治,确实又被高欢所颠覆,故而这里的“壶关王气曾分”即咏写高欢的“裂魏建齐”的“王业”。

氤氲:弥漫的烟气。

霜鹰自去:高欢有次与刘贵、尉景等人射猎,放一白鹰(故曰“霜鹰”)。不料有一赤兔,奔入茅屋,鹰逐于后,结果被屋内之狗把鹰、兔全都咬死。高欢于是怒而射杀其狗。这里言“霜鹰自去”,即言其射猎之事已逝矣。

参考资料:

1、喜马拉雅.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作者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作者的诗词

朱彝尊的诗词

谒张曲江祠

峻坂盘神树,阴崖凿鬼工。芳尘羽扇冷,春燕玉堂空。

不睹关门险,谁开造化功。经过遗像肃,千载岭云东。

鸳鸯湖棹歌 之六十二

青粉墙低望里遥,红泥亭子柳千条。

郎船但逐东流水,西丽桥来北丽桥。

卖花声·相见罢凭阑

相见罢凭阑,并坐重关。

熏炉初徙镜台宽。

子石琢成莲叶小,教试麋丸。

画扇翠峰攒,一面霜纨。

别来诗句几曾闲。

杂体江淹三十关首,都写伊看。

洞仙歌 吴江晓发

澄湖淡月,响渔榔无数。一霎通波拨柔橹。过垂虹亭畔,语鸭桥边,离根绽点点牵牛花吐。

红楼思此际,谢女檀郎,几处残灯在窗户。随分且奇眠,枕上吴歌,声未了梦轻重作。

也尽胜鞭丝乱山中,听风铎郎当,马头冲雾。

鸳鸯湖棹歌 之一

蟹舍渔村两岸平,菱花十里棹歌声。

依家放鹤洲前水,夜半真如塔火明。

朱彝尊的名句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出自《忆少年·飞花时节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出自《桂殿秋·思往事

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 :出自《长亭怨慢·雁

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出自《出居庸关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 :出自《出居庸关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写不了相思,又蘸凉波飞去。 :出自《长亭怨慢·雁

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出自《卖花声·雨花台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出自《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创作背景

  天龙寺,在太原市西南四十公里的天龙山内,为北齐时所建。此寺内旧有避暑宫,相传北齐神武帝高欢曾在此筑行宫避暑(以上据《中国名胜词典》及《大清一统志》)。康熙五年(1666),朱彝尊入幕山西布政使王显祚,曾于本年及次年游览太原附近的名胜古迹,此词约是此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喜马拉雅.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诗词拼音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mayajj.cn/sc/407342.html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