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注释_解释
译文
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
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
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
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注释
玉真;仙女的名字。这里只晏殊家里的歌妓名。
重(chóng虫)头;一首词前后阕字句平仄完全相同者称作“重头”,如《木兰花》便是。
铮琮(chēngcōng称从);玉器撞击之声,形容乐曲声韵铿锵悦耳; 琮:玉声,比喻玉真嗓音脆美如玉声。
入破;唐宋大曲一个音乐段落的名称(唐、宋大曲在结构上分成三大段,名为散序、中序、破。入破,即为破的第一遍。乐曲中繁声,与“重头”一样为官弦家术语。),这里形节奏开始加快。
红乱旋:大曲在中序时多为慢拍,入破后节奏转为急促,舞者的脚步此时亦随之加快,故云。红旋,旋转飞舞的红裙。
香阶:飘满落花的石阶。
共我赏花人:自己和一同观看玉真歌舞的同伴。
点检:检查,细数。“点检”句:言自己如今年纪已老,当年歌舞场上的同伴大都已经不在人世。
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作者的诗词
端午词·内廷
披风别殿地无尘,辟恶灵符自有神。
九子粽香仙醴熟,共瞻宸极祝千春。
奉和圣製元日
人正肇届时多祜,凤历惟新景载阳。
双阙布和云气郁,千门献寿玉声长。
东风入律三边静,北斗回春万物芳。
朝暇肃诚颁睿藻,缙绅交抃捧尧章。
句
买得梧宫数亩秋,便追黄绮作朋俦。
端午词·御阁
初垂彩艾迎新节,复结香茅致百祥。
就日望云皆善祝,圣人洪算与天长。
蝶恋花
梨叶疏红蝉韵歇。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枕簟乍凉铜漏咽。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蛩吟珠露结。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多少衷肠犹未说。朱帘一夜朦胧月。
晏殊的名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出自《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出自《清平乐·红笺小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出自《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出自《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出自《玉楼春·春恨》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出自《山亭柳·赠歌者》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出自《清平乐·红笺小字》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出自《踏莎行·小径红稀》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出自《撼庭秋·别来音信千里》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出自《中秋月》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出自《玉楼春·春恨》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出自《踏莎行·碧海无波》
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 :出自《木兰花·燕鸿过后莺归去》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出自《玉楼春·春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出自《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出自《踏莎行·碧海无波》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出自《破阵子·春景》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出自《踏莎行·小径红稀》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出自《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 :出自《少年游·重阳过后》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出自《玉楼春·春恨》
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 :出自《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出自《踏莎行·小径红稀》
求得人间成小会,试把金尊傍菊丛。 :出自《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出自《中秋月》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出自《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燕子欲归时节,高楼昨夜西风。 :出自《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出自《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出自《破阵子·春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出自《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出自《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 :出自《踏莎行·小径红稀》
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出自《清平乐·金风细细》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出自《踏莎行·碧海无波》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出自《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出自《山亭柳·赠歌者》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出自《破阵子·春景》
斜日更穿帘幕,微凉渐入梧桐。 :出自《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 :出自《山亭柳·赠歌者》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 :出自《清平乐·金风细细》
创作背景
据考,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晏殊赴永兴军(今陕西长安)任职,张先随其为通判。故晏殊所写这位歌舞妓,当为张先《醉垂鞭》所写的“初相见”的那位女子。
参考资料:
1、江天.《中国才子文化集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