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高爱山隐居注释_解释
译文
我爱自己的家园,陋室依傍千顷镜湖,天地间清凉朗澈一片。睛暖的山光,苍翠的树色,斑驳的花影,都映照在月下的镜湖间。远处有沙滩,看镜湖水波荡漾,柳荫之下横停一只小船。鸥鸟未醒犹在眠。此处富有莼羹、鲈鱼,人们视而不见,惟见夕阳带来春日的傍晚。
再三思忖。人们寻觅晋武陵人到过的桃花源,纵然找到,有谁知道这个桃花源是秦还是晋,恐怕见了也难认。莫说隐居在林泉间就是长生之路,我朗然一笑,要晓得隐居也不是捷径可攀。我待要披散着头发,吹箫跨鹤登仙而去,何惧天风高寒。凌风饮露,远离尘缘。恰月光荡摇半面山崖,一轮明月升上万松山巅。
注释
摸鱼子:词牌名。
清润:指湖水清澄明净。
晴岚:晴日山林中的雾气。
天镜:指湖面。
迥:远。
莼乡:用张翰在外做官思念家乡莼羹、鲈鱼脍的典故,此处指隐居之处。
山中秦晋、桃源: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故事。在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是一个理想境界,桃花源中的人自称是先世避秦末世乱而来此定居的。后遂用“桃源”、“秦源”、“晋洞”等喻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捷径:指通过隐居、抬高身价而出仕求官的道路。
碧落:犹云碧空。
参考资料:
1、齐石宜选注.分调绝妙好词 摸鱼儿:东方出版社,2001年01月第1版:第31-32页
作者简介: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作者的诗词
临江仙 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一点白鸥何处去,半江潮落沙虚。淡黄柳上月痕初。
遐观情悄悄,凝想步徐徐。
每一相思千里梦,十年有此相疏。休休寄雁问何如。
如何休寄雁,难写绝交书。
渔歌子
□□□□□求鱼。钓不得鱼还自如。尘事远,世人疏。何须更写绝交书。
声声慢
秋高,光景奇绝,与姜白石垂虹夜游,同一清致也。
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
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须待月,许多清、都付与秋。
清平乐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满江红(己酉春日)
老子今年,多准备、吟笺赋笔。还自喜、锦囊添富,顿非畴昔。书册琴棋清队仗,云山水竹闲踪迹。任醉筇、游屐过平生,千年客。
回首梦,东隅失。乘兴去,桑榆得。且怡然一笑,探梅消息。天下神仙何处有,神仙只向人间觅。折梅花、横挂酒壶归,白鸥识。
张炎的名句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 :出自《解连环·孤雁》
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出自《解连环·孤雁》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 :出自《清平乐·平原放马》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出自《疏影·咏荷叶》
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对一庭香雪。 :出自《疏影·梅影》
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出自《疏影·咏荷叶》
为容不在貌,独抱孤洁。 :出自《疏影·梅影》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出自《清平乐·采芳人杳》
短梦依然江表,老泪洒西州。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夜悄,锦筝弹怨。 :出自《解连环·孤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出自《疏影·咏荷叶》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出自《高阳台·西湖春感》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出自《朝中措·清明时节》
一字无题外,落叶都愁。 :出自《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出自《疏影·咏荷叶》
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出自《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出自《解连环·孤雁》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张炎自北南归后,流寓山阴镜湖一带之时。元世祖至元二年(1290年),张炎应召北上抄写“藏经”,次年失意南归,在山阴一带流寓,曾隐居在高爱山。
参考资料:
1、谢真元主编.一生必读宋词三百首鉴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第768页